記得小時候父親無數(shù)次地對我們弟兄講過:“咱不憑白無故欺負人,也不憑白無故受人欺負。”我剛上學時,因為身體比較弱經(jīng)常被同學欺負,回家告訴父親,父親非但不安慰我、為我作主,反而說:“活該,你沒有長手?”后來,再遇到別人欺負,我就不管打過打不過,都要奮力地反抗,并刻苦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漸漸地,就很少有人敢欺負我了。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那些恃強凌弱者內(nèi)心其實是很虛弱的,因為他們自知理虧,也怕把人打壞了承擔責任,因此,一遇到強烈反抗,多半會退讓。反過來,假如我欺負了比我弱小的同學,父親知道后,也要懲罰我,重則體罰,輕則罰做家務活或面壁思過?!?/p>
我做了父親之后,也經(jīng)常用父親的話來教育孩子:“咱不憑白無故欺負人,也不憑白無故受人欺負。”并將父親的“理論”做了進一步的完善:首先,要檢點自己的行為,不招風惹事,授人以柄。其次,要適度忍讓,能饒人處且饒人。遇到輕微的污辱或傷害,要盡量克制、忍耐,而不能睚眥必報。其三,遇到重大的污辱或傷害,雖不能善罷甘休,但當首選正常的解決渠道,即請學校、老師來主持公道;次選談判的方式,通過談判,使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等。其四,要學會聯(lián)合其他弱者與恃強凌弱者斗爭,而不一定要單打獨斗,逞匹夫之勇。其五,最好的選擇,是要學會與各種各樣的人和睦相處,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矛盾;一旦發(fā)現(xiàn)矛盾苗頭,就要采取妥善措施,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其六,要修煉品性,提高自己在同學、同伴中的威望,同時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zhì),使他人不敢冒犯?!?/p>
我把這種教育稱為“象性教育”,以區(qū)別于“狼性教育”和“羊性教育”。因為狼殘忍、富有侵略性,而羊過于軟弱,遇到侵害一味忍讓,任人宰割,這兩種品性都不值得提倡。唯有大象溫順平和,不侵犯任何動物,而又雄壯有力,不允許任何動物侵犯,因此,“象性”應該成為我們處理問題的理想方式。
相關熱詞搜索: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