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按照教育部的規定開放高校圖書館,我國高校圖書館開放的時間與歐美一流大學還有很大的差距。雖然多年前網上流傳的哈佛大學學生凌晨4點在圖書館勤奮學習的照片被指不實,但是哈佛大學有的圖書館全天候開放則是事實。在哈佛大學全天候開放的圖書館里還配有沙發,學生學習累了,就可在沙發上躺著休息。“有圖書館,就有哈佛”,可見圖書館之于大學的重要作用。
我國高校圖書館基本上在晚上10點前關門,很少有全天候的圖書館,這與學校的管理思路有關。圖書館、實驗室等部門,不是從服務學生與教師的學習、工作角度出發考慮開放時間,而是從便于管理的角度出發。大多高校以安全為由規定閉館時間,要求所有教師、學生必須離開。當然,高校圖書館這樣做,還涉及到開放成本問題,如果延長開放時間,必然要安排管理人員值班,增加水電等開支。
另外,圖書館的開放安排還得和學校的其他管理、服務同步,這也制約了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全天候開放。目前,我國高校都實行寄宿制,不少高校的本科生宿舍是要熄燈的,很顯然,圖書館的閉館時間就會在熄燈之前。更何況,很多學生缺乏自我規劃、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全天候開放圖書館,又有多少學生會在圖書館勤奮學習?調查顯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借閱情況很不樂觀,一些高校新進圖書的借閱率為零。一項針對武漢高校的調查顯示,高校圖書館借閱率呈下降趨勢,5年平均下降近3成。
高校加強圖書館的開放,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電子圖書館的建設和開放,在圖書館紙質圖書借閱率大幅下降之后,大學生對網上資源的需求大大增加,但也由于學校實行的作息管理制度影響了網上資源開放。教育部在規定中提到要全天24小時開放網上資源,這對高校實行的傳統管理方式和作息制度也將是很大的挑戰。
所以,要讓高校圖書館全天候開放,就需要學校轉變原來的管理思維,增強服務意識,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放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資源,讓這些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成長。與此同時,學校要從根本上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在教育教學中重視對圖書館資源的使用,并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規劃、自主管理能力。在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交給學生自由支配后,還要讓大學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時間、使用資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