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作者觸到了學校管理的痛處,引起了教師們的共鳴,兩篇文章均被廣泛轉發。作為教育科研人員,我在深入學校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聽到很多校長吐露心聲:為了應付數不清的檢查,學校領導層與教師苦不堪言。檢查評比確實擠占了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為了應對檢查與評比,學校不得不抽出人手整理資料、組織一系列活動,時間被擠占,教師在教學時難免應付了事;對于教師而言,繁多的會議、檢查、培訓在加重教師工作負擔的同時,束縛了教師的自由發展。
教育的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學校教育的確需要管理,但學校的核心任務是“育人”,管理應以促進學校更好實現育人功能為目標。好的管理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與學校教育的目的殊途同歸。而實現這些,需要以科學管理為基礎。唯有這樣,學校才能從形式主義中擺脫出來,關注教師與學生的成長,聚焦并解決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意識到,有服務意識的科學管理更具實效性,因而要減少對學校自主辦學的干預。為了激發學校發展內驅力,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教育政策,讓學校在政策保障下認真思考當前的辦學困境與未來的發展方向,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統整檢查類別,盡量精簡文本類檢查,減少學校的迎檢壓力,保障學校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絕不能因輿論壓力完全取消檢查。有些學校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每年學校或教師的教科研計劃、總結、集體備課記錄等必不可少的文本資料,都是在檢查之前匆匆補就的,如果沒有檢查,學校管理會呈現出什么樣的狀態?
對于學校管理者而言,科學管理建立在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基礎之上。首先,提前謀劃、分工到人、及時整理歸檔是科學管理的原則。在開學初的預備周,學校可以提前制定本校的相關計劃,然后向各教師派發任務清單,學校管理者只需按任務要求及時提醒、檢查即可。教師們最怕的不是既定的工作任務,而是突擊式的任務。在預知工作進度的情況下,教師能有足夠的精力研究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學校日常管理工作貼近師生,落到實處,方能生發出成長的力量。而這一切的產生,不僅需要科學的管理,也需要一群有思想、有理想、有遠見、有實干的教育人的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