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教育:高校綜合改革新命題 |
2015年被稱為中國創客教育元年。李克強總理在給清華大學創客的回信中提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核心在于激發人的創造力,尤其在于激發青年的創造力。”如何培養更多的創新者和創業者,是雙創教育的核心命題。2015年,這一核心命題,從頂層設計上已經開始破題。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從2015年起,將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瞄準9項改革任務,推出30余條具體舉措。 有了改革“路線圖”,各地各高校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據統計,全國82%的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68%的高校建立了創新創業場地,613萬人次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教育部舉辦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1800余所高校20萬名大學生參賽。 各地各高校公布的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以廣東為例,截至2015年9月,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為3671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114%。再以北京大學為例,其創業人數較2014年增長一倍以上。 大學生創業的熱情已經被點燃,在大眾創業時代,創新創業教育到底該怎么開展?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荊德剛認為,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可以具體落實在6個方面:創業教育是重“道”還是重“術”?是培養企業家精神還是培養創業者?沒有創業經驗的大學教師能否勝任創業教學?創業是少數人的專利還是大多數人的機會?創業是靠激情還是靠理性?創業與學習是什么關系,先學習后創業還是邊學習邊創業? 在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看來,教育支撐創新創業,要包含4點:一是創業人才需要長期培養,大學教育要著重引導學生強化創新意識、培育創業精神、訓練創造能力,形成推動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二是創業是分層次的,基于創新的創業是我們鼓勵的高層次創業,要推進創意、創新、創業“三創融合”的高層次創新創業教育;三是要在開放環境中培養創業人才,學校要突出強調對社會開放、對世界開放,打造可持續、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四是創業是一項社會工程,創業教育也要面向全社會。 萬眾創新教育,重點在教育,而非創業,聚焦創新是源頭。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提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推進協同育人,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抓緊修訂《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讓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展現才華、服務社會。 |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革新 命題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 2016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