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與舉措
那么,清華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清華大學教育工作討論會討論了許久的問題。最后的共識是:具有健全人格、創新思維、寬厚基礎、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對于怎樣培養人,也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方案,陳吉寧將之概括為12個字:變理念、換焦點、轉方式、多樣化。
“變理念”指的是轉變育人理念,實施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
之前,網上有一篇批判知名大學人才培養的文章,文章尖銳地指出,目前知名大學幾乎都是在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而這也是清華教學改革中重視的。陳吉寧說,我們所要培養的學生,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必須是有抱負、有思想、有遠見、有擔當的時代英才。
為了實現“三位一體”、特別是價值塑造的目標,清華將著力推動三方面工作。
一是重塑師生關系。教師擔負起學生價值塑造的主要責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接觸和交流。二是強化課堂內外全過程全方位的互動和訓練。“通過”4+2“六類課堂,即教室、校園、國內、國際、網絡以及成長社區,創造全方位的成才環境。即以第一課堂為基礎,推動各類課堂協同培養和價值塑造。”三是減少課堂的學生人數。今后爭取把小班課程提高到70%,以增加師生的接觸頻率和交流深度,從而實現“有溫度”的教育。通過老師來影響學生的思想、人格和人生。
“變焦點”,就是要變換工作焦點,推動教育教學主體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一是加強教師培訓,改變教學方法。運用研究性、探究式等教學方式,引入“翻轉課堂”等新思路新方式,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優化課程體系,增加學生的自由選擇度。一方面,要精簡學生必修的課程門數,多開一些大學分的課程,增加學習挑戰度;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多開設高質量的課程,增加全校課程總數,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空間。要著力構建學生自由成長的氛圍與環境,支持其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志趣自主選擇學習、成長路徑,并探索建立本科階段的“間隔年”(gap year)制度,嘗試本科生全程自主設計培養路線的學者項目。三是建立基于學生學習與發展成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成效。同時,學校將加強評估,根據各種認證標準改造教學環節和設施,提高畢業生質量的國際認可度。
“轉方式”就是轉變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積極推進通識教育,促進通專融合。關于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關系,一直是教育史上充滿爭議的話題。而此次清華就通識教育改革,意在“教學生如何做人”,為的是從學生的長期成長性、能力和世界觀方面有所進步。為了達成這一點,清華的舉措是,一是構建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二是推進通識教育實驗區建設。陳吉寧表示,“要推出新雅書院實行不同院系、學科的學生混合住宿,為差異更大的學生創造直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條件。新雅書院是一棵新苗,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呵護。”
“多樣化”就是豐富培養方向和評價標準,提升學生多樣化成長的自主性、自信心和開放性。首先,從源頭著眼,重塑招考模式,要從看分數招生轉到看故事招生。“也就是不僅要招成績好的人,還要招有故事、有經歷、有體驗的人。”其次,要破除依賴“學分績”的學業評價方式。鼓勵各院系面向全校提供多樣化的第二學位、輔修學位和交叉學科課程項目,拓展學生的成長通道。
同時,要大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多樣的世界才豐富,多樣的社會才活躍,多樣的人生才精彩。學校和我們每個人,都要對多樣性有足夠的認識、理解、尊重和包容,這是幫助學生多樣化成長的先決條件。”陳吉寧將四方面改革舉措概括為:三位一體,以學為主,通專融合,多樣成長。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清華大學 教學改革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