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新人才的培養一直是圍繞在我國高校上空的巨大命題。2005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去看望錢學森先生,錢學森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錢學森先生發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的人才?”
這成為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這之后,引發了社會廣泛的討論:我們的大學為什么培養不出成規模的創新人才?對于我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反思也一直不斷發酵。這也成為許多大學校長持續關注的重心。不久前,南方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朱清時教授接受采訪時說,錢學森之問一直纏繞在他心頭,之所以想在南方科技大學做一些實踐,也是源于對錢學森之問的思索。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根植于一種環境與文化中。大學面臨著幾個問題:大學是否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挑戰?是否能激發起他們的好奇心、持續的學習和探索欲望?是否使他們具有生機勃勃的學習動力和生命力?當他們具有不同于傳統的構想時,我們如何保持寬容并提供足夠的支持?
可以看到,在清華大學的教改中,許多環節都圍繞了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一點:無論是以學為主的轉變,還是在本科人才培養中推進通專融合,包括將不同專業的學生混住,以實現在學生群體中的思維交流,促進各專業學生的融合……種種的舉措結合在一起幫助實現這個目標。但也正如陳吉寧所說,“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來自每一門課程、每一個培養環節的訓練。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長期的培養、熏陶中形成的。”
同時,陳吉寧表示,要大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目的是激發和培育學生的企業家精神、首創精神、團隊精神。企業家精神不是企業家獨有的。“清華學生無論將來做學問、搞管理還是辦企業,都很需要這種精神。在創新致勝的時代,創業家將成為真正的社會骨干。我們要通過第一、第二課堂等各種途徑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為此,清華大學已經建起了創新實驗室(X-lab)、創客、學生興趣團隊等多個創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同時創辦了清華- 伯克利深圳學院,希望以打造全球創新人才教育與研究平臺,培養科技領袖和未來企業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錢學森 人才培養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