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鐵路部門在全國推出12306網絡訂票服務以來,該網站在不斷的質疑聲中不斷的升級改造,不斷的成長,在經歷了3年春運大潮后,如今已被大多數旅客所接受并使用。據統計,自鐵總推出12306購票以來,利用網絡購票的人數比例一直在不斷增加,到現在,網絡購票比例已占到所有購票類型的一半以上。
雖然網絡購票方便、快捷,省去了往返火車站及在售票窗口排隊等候的時間,但隨著使用網絡購票人數的不斷增加,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絕大多數人利用網絡購票后不及時到車站取票。僅以武昌站4月30日、5月1日為例,未取張數就達到了總訂票張數的八成以上。我想這也不是個例,在全國各大車站都存在類似的情況。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些人肯定都認為既然都已經訂票成功了,那肯定就萬無一失了,取票那是很簡單的事,只用坐車當天提前一點到車站自動取票機取就行了。其實在平時人少的時候,這樣做的確是明智的決定,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免去了來回火車站奔波之苦。但是這種做法卻不適用于節假日,因為每到節假日客流猛增,一個、兩個人在開車前去取票,倒也無所謂,可是如果6.3萬人都這樣想,都在開車當天跑去取票,那是多么“壯觀”的場面。就是這樣“壯觀”的場面可能導致很多人取不到票,上不了車,耽誤自己的行程。
更有甚者,因大家都一窩蜂的擠在售票廳、自動取票機處而造成擁堵,旅客間因擁擠而發生不必要的矛盾,不僅破壞了出游的好心情,也會讓車站工作人員的工作很難開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