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2點半左右,一坨巨石從旁邊山體上突然滾下,剛好橫臥在重慶工務段岔灘-石門坎區間的鐵軌上,而此時恰巧有一列湛江開往重慶的K872次列車要從此路段經過。緊急時刻,重慶車務段接到通知,立即將K872次扣停在綦江境內,火車最終在距滾石40米的位置停下。
大石頭成了阻擋火車正常運行的“攔路虎”!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當天下午2點23分,綦江發生3.1級地震,一塊七、八噸重的巨石落在岔灘路段的鐵軌上,情況十萬火急,重慶車務段立即扣停了正在運行的K872次旅客列車,并通知重慶工務段組織人員對線路進行搶修,避免了一次列車撞落石,可能發生的嚴重的鐵路交通事故,旅客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驚險的“鏡頭”,七、八噸重的巨石突然“竄”到鐵道線上,當起了“霸主”,嚴重影響列車安全運行,若不是鐵路工作人員發現及時,立即通知了正在這條線上運行的列車司機停車,后果不堪設想。值得稱贊的是,鐵路以“險情”為令,負責檢查這一區間線路安全的重慶工務段岔灘養路工區的鐵路職工接到搶險通知后,迅速趕到險情現場進行搶修工作,一小時后列車便平安地通過了這一區段。
自然險情一直是威脅鐵路運輸安全的主要因素,隨著氣候、地質等綜合原因的不斷變化,地震、大雪、泥石流等不同險情隨時都可能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輸。特別是在祖國西南一帶,地處山區,鐵路大多依山而建,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威脅也就更大。在夏季,雨水天氣多,泥石流、山洪、滑坡、倒樹等險情發生的幾率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安全隱患極大。
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雖無法對災害天氣進行準確預報,但鐵路部門結合多年的運輸經驗,針對不同地區的特點,通過關口前移,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的防患準備工作。在不斷加強線路基礎設施設備檢修維護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開展應對突發情況的模擬演練,同時加強對職工職業技能的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通過層層密織“安全防護網”,有效地確保了列車安全運行。
在這次事件驚險之余,我們可以看到鐵路部門果斷、沉著、冷靜、嚴謹的工作作風。各個部門之間配合密切,高效協調,面臨險情迅速出擊,進行線路搶修,爭取讓鐵路盡快恢復暢通,確保旅客正常出行。筆者認為,鐵路職工在險情發生時,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進行搶修工作,在同樣面臨人身安全威脅的情況下,仍然心系旅客,不止值得點贊,更值得我們尊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