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已經成為走向全球、友誼的名片。李克強總理在英國、羅馬尼亞、泰國、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國際貿易交流中,主動推介中國的高鐵技術。“中國高鐵”變成中國人手中的一張“王牌”,也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國際貿易戰略大合作的力度,中國高鐵也將趁著這個契機蓄勢待發沖向世界。
高鐵的發展可以說是漫步維辛,揮灑了無數的血與汗才能成就今日的“中國高鐵”。中國最早的高速鐵路出現在1999年建設的秦漢鐵路,直至2011年我國才開始正式運營最高時速300公里的京滬高速客運專線,到了今天我國已經形成1.6萬公里的高鐵網絡。在這短短的15年里,中國高鐵從“技術引進”再到“自主研發”最終到“科技輸出”的模式轉換,這不僅考驗了中國人刻苦鉆研執著的心態,也證明了中國自主創新的功底。
中國高鐵之所以迅速進步,是因為在通過大量的技術引進之前,就已經積累了較強的開發經驗,能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分析、消化和吸收,通過自己掌握的核心技術進一步的進行自我研發,只有通過大面積的實驗與研發才能鑄就今日CHR380動車組的產生。最重要的是,中國高鐵在研發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和數據,促進了全國高鐵路網的形成與運行,為中國高鐵“走出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不斷有新聞報道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合并的消息。在筆者看來,這一重磅消息不得不讓人振奮,中國南北車的合并將會讓中國的高鐵加快“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可以更有效的整合資源,減少不必要的競爭資源浪費,最主要的可以共同聯手一起定制動車組的研發和技術標準,可以更加強勢的讓中國高端設備走向世界。
隨著中國高鐵技術和經驗的不斷改進和肯定,中國高鐵走出去已經“勢不可擋”,無論是在國內的市場上還是國際的大舞臺上,對于高鐵的需求也正逐步擴大,中國高鐵也正可搭上這趟“便車”開往世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