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好青年”與定西師專的同學們在一起分享交流 中國青年網記者 褚楚 攝
中國青年網記者定西9月14日電(記者 褚楚) “這幾年我一直在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帶領全村人實現著他們的夢想,如今我還不能說大家都過上了像城市一樣的生活,但至少我們離夢想越來越近了。”9月13日,在定西師專的分享會上,“向上向善好青年”李天柱跟臺下的青年們分享了自己大學畢業從上海回鄉,帶領家鄉人民致富的故事。激勵青年朋友要有目標有理想,更要有奮斗的激情和動力。
當天,跟李天柱有著相似經歷的大學生村官徐勃和甘肅“好青年”代表張璇,也與定西師專的青年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在隴原大地上播種向上向善的種子。
“從農村來,到農村去。農村需要新鮮的血液助推發展,而國家培養了我,農村哺育了我,我就有了一份責任。”吉林省岔路河鎮黨委副書記徐勃,清華大學畢業后毅然決定扎根農村。他深知“三農”的問題一直是國家發展的大事,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改變農村發展現狀,是一件值得嘗試和挑戰的事情。農村工作不好做,與村民交心很重要。通過與百姓交心,在村民的支持下,徐勃組建了農機合作社、蘆筍合作社以及文化大院等。“我沒有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正是這些平凡工作的磨練,讓我變得更踏實更有耐心。”這么多年的農村基層工作,讓徐勃總結出一點:青年人投身基層,真的是“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大學生村官張璇和徐勃一樣,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韌勁。大學畢業放棄了留在城里當老師的機會,她來到甘肅一個貧困鄉做起了黨支部書記。在做農民工作的時候,男孩可以跟村民喝喝酒聊聊天拉近關系,但女孩就很難這么做。一開始,村民總是質疑這個小姑娘能干啥。張璇告訴自己:“先當好村民,再當好村官。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認可。”下定決心不久后,張璇就用電商平臺打開了村民致富的大門,將村里的核桃、土雞等特產包裝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同為村官的徐勃聽完張璇分享后說:“小小的身軀蘊含著大大的能量,為張璇的勇氣和魄力點贊。”
分享會現場,“好青年”與臺下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中國青年網記者 褚楚 攝
在定西師專的分享會上,同學們對先鋒公益理事長馬曉兵、博物館義務講解員張鵬為大家分享的義務志愿服務工作也很感興趣。現場的一名學生問張鵬:“是什么讓你義務做講解員做了10年?”張鵬告訴他:“因為我喜歡博物館,喜歡小朋友,熱愛是堅持一件事情最好的理由。”志愿精神不僅僅是做一次好事,而是一種融入生活的態度,一種融入生活的方式,這是張鵬作為一名志愿者的心得,同時也是同為志愿者的馬曉兵的志愿服務心得。
“一個人的愛心力量有限,只有凝聚更多的愛心,才能遍播愛的種子。”這是馬曉兵成立騎行組織的初衷,他希望通過騎行凝聚更多的愛心和正能量。這些年,馬曉兵和他公益組織幫助了許多人。而他和他的志愿者隊伍最想獲得的只是對方的一個微笑,一個從困難中即將看到希望的微笑,一個在困難中得到幫助的微笑。這是他們最樸素的動力。
當天分享會上,甘肅“好青年”蘭州鐵路局蘭州西機務段動車運用車間黨總支書記潘玉禮也在現場講述了自己爭當馭龍先鋒的青春奮斗故事。
分享活動結束后,同學們與“好青年”交流合影。中國青年網記者 褚楚 攝
據悉,分享團結束在定西師專的分享后,還將在甘肅開展多場分享活動。奮斗的激情依舊在傳遞,向上向善的種子繼續在播種,“向上向善”的榜樣們還將跟隨分享團的腳步走到更多青年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