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寶雞文理學院把做好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作為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著力點,深入貫徹落實中省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實施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創新工作思路,大力提升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精致化、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形成了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相結合的就業工作體系,營造了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的良好氛圍。
——強化就業市場開拓,提升就業崗位服務能力。作為省屬地方院校,該院不斷強化市場意識,積極拓展校企新型合作關系,通過開展用人單位拓展活動、開展主題報告會、舉辦人才雙選會等形式,主動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特別是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就業市場競爭新變化,注重加強與地方人社部門、公共人才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等單位的協調與配合,邀請寶雞市人社局、寶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寶雞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擔當起“紅娘”角色,主動與地方企業進行聯系,了解人才需求情況,對企業需求的人才積極推薦。同時,聯合舉辦寶雞市名優企業進校園招聘活動,大力邀請一批層次高、規模大、專業需求對口的用人單位來校參加招聘,提高就業質量和層次。
與此同時,主動出擊,走出校門,走訪各地區人事部門、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建立廣泛供需聯系,鞏固老基地,創建新基地。2015年,先后與中國聯政科技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就浙江地區校企對接達成合作意向,與濟南陜西商會所屬10余家企業達成畢業生就業推薦合作意向,與上海歐雅壁紙集團、上海春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陜西商會等單位簽訂了共建就業與實習基地合作意向書,為畢業生創造更加廣泛的就業空間。
——強化就業信息平臺建設,提升就業信息化服務水平。注重加強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建設,開發新版就業信息網,信息點分布廣泛,學生通過瀏覽查詢,可全面了解就業政策、就業技能、就業程序、招聘信息、簽約手續等信息服務,用人單位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查詢當年畢業生基本信息和招聘信息發布指南。
該院還針對90后大學生的特點,進一步完善就業新媒體矩陣網絡建設,構建網站、微博、微信“三位一體”的新媒體信息化宣傳平臺,以貼近學生、接地氣的方式,為畢業生提供適用、有效的就業創業信息宣傳服務,大力宣傳黨和國家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同時,為了確保就業信息暢通,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還建立畢業生就業進展情況月報制度,加強信息通報。
——加強職業規劃指導,提升學生職場實戰能力。按照學院年初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把就業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加以統籌規劃,大力推進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一是與北京北森測評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引進國內第一套用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測評系統,用科學測評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自身職業發展,做好職業規劃;二是向全體畢業印發“就業指導服務手冊”,開展就業政策進院系宣講活動,使學生早謀劃、早準備;三是重視學生就業隊伍建設和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堅持每月定期舉辦就業工作輔導員工作沙龍,舉辦就業課程集體備課會,著力提升就業指導課程的針對性、時效性。
與此同時,還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就業工作內涵,提升就業指導服務水平,5月啟動了首屆大學生就業文化節活動,文化節活動開展以來,緊緊圍繞“點亮夢想,職場起航”這一主題,設計開展簡歷面試大賽、優秀校友報告會、就業榜樣分享會、企業家進校園等10多項活動,參與學生達5000余人次,為廣大學生搭建有效規劃大學生活、學習就業知識、掌握求職技巧的平臺,在校園有力地傳遞了“夢想自求職放飛,希望自就業起航”的文化理念,展示了文理學子朝氣蓬勃、積極進取、開拓創新、青春向上的精神風貌,為今后繼續深化就業指導,推進就業文化建設探索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轉變學生就業觀念,著力提升學生就業的適應能力。面對部分畢業生認識就業形勢不夠、就業觀念滯后、就業壓力偏大的情況,注重教育引導和心理輔導相結合,提升學生就業的心理適應能力。一是開展就業形勢教育,幫助學生認清國情民情,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嚴峻就業形勢,引導學生合理定位,轉變就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先立足再發展,鼓勵學生到西部、到基層、到中小企業、到部隊去建功立業;二是加強重點幫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就業補貼,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困難學生的排查和心理幫扶,要求學生輔導員主動為上述群體尋找就業崗位,提供就業信息,開展一對一談話輔導,緩解畢業生的焦慮心理,增強畢業生求職的主動性;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指導和技能訓練活動,通過增加實訓課教學、開展專項考試輔導、舉辦就業指導報告會、校友事跡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學會規劃人生,轉變就業觀念,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