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三班幼兒繪畫作品……請您投上寶貴的一票。”近日,北京市朝陽區某幼兒園幼兒家長李先生打開微信,發現孩子所在幼兒園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連續兩天推送了11條這樣的消息。
為了自家孩子不“墊底”,李先生想都沒想,迅速點開孩子所在班級的那組作品,準備為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投票。
然而李先生注意到,每條消息里面,最大字號的內容是“點右上角選擇關注”以及“溫馨提示:添加關注后才可進行投票哦”,這就意味著,要給孩子投票,必須先關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與大字號“提示關注”對比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孩子們姓名前面的“作品”比指甲蓋兒還小,且被拉壓得完全變了形。
投完票后,李先生再打開微信時,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被孩子同學的家長“刷屏”了,為給孩子贏得更多的票數,家長們紛紛轉發了這條信息,并署上自家孩子的姓名,“求投票”。
截至記者發稿時,6月15日晚和6月16日晚發出的這11條消息的閱讀量,幾乎每條都超過了4000人次,該幼兒園幼小一班的評選消息閱讀量更是達8716人次。
要知道,該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當日推送的頭條“嬰大、幼小、中、大班繪畫作品集錦”——這條與投票消息一條推送的、專門用來展示孩子作品的消息僅僅只有143人次的閱讀量。該公眾號前不久發出的幼兒園組織的“高大上”活動的消息——“幼小銜接運動會”“母親節活動”“相約快樂兒童節”,也僅僅收獲了142、212、323人次的閱讀量。
記者瀏覽了孩子們的得票數后發現,不少孩子已超過100票,獲得票數最多的孩子甚至有600多票,但也有的孩子票數還是個位數,好幾個孩子只有1票。
其實,像這所幼兒園辦的微信投票評選這樣的活動,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前不久,一位媽媽為了讓兒子奪得幼兒園舉辦的“萌寶比賽冠軍”,特意建了一個微信拉票群,每天發紅包拉選票。
福州一所幼兒園的孩子要想當選親子運動會的小旗手,也得靠投票。一開始,4歲小妞的媽媽陳女士還厚著臉皮挨個找親友拉票,連網購過的賣家也成了拉票對象,最后,小妞如愿當選小旗手。可陳女士得意之余,又擔心會給孩子帶來誤導,以為比賽只看選票多少,不是比賽誰更優秀。
盡管很多家長表示“很無奈”,是被逼給孩子拉票,但也有多位家長對投票活動表達了不滿,并表示要“堅決抵制”。有家長提出,四五歲孩子畫的畫很難分辨出好壞,這是在給他們畫的作品投票還是在給孩子投票?有家長表示,這樣的投票拼的是家長的人脈,談不上公平公正,更賽不出孩子們的水平,這種比賽對孩子的成長沒益處。
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姜朝暉表示,幼兒園通過自媒體或互聯網舉辦評選活動,相比傳統評選方式,更具便捷性、廣泛性等特點,有利于評選活動的宣傳推廣,這種評選,形式創新,出發點本身沒有問題。
“問題在于活動過程很難監管,會出現不以作品實際水平而以拉票獲得獎項的可能,家長不斷轉發,印證了這樣一種可能。”姜朝暉說。
在姜朝暉看來,評選過程因家長功利拉票,朋友圈只匆忙關心給姓名或符號代碼投票,而無視作品本身所帶來的不公,必然有損評選質量,很可能會從小給孩子埋下功利的因子,或者造成其他的負面影響。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邊玉芳說,這樣的評選,孩子不重視還好,要是孩子很看重,通過其他途徑得知家長在評選背后所起的作用,容易產生不用靠自身努力,而可以靠家長的力量獲得成功的思想,甚至會產生“從小就覺得自己生錯了家庭”的想法。
邊玉芳建議,遇到這樣的活動,家長們應該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主動與孩子溝通,細心開導孩子不要在意這類活動的評選結果。她表示,幼兒繪畫作品誰畫得好,應該由專業的幼兒教師及時給予評判,而不必讓毫無經驗的家長或其他不相干的人來評。
姜朝暉倡議,對于類似活動,家長要盡可能地根據作品水平評選,不要進行非理性的拉票。更重要的是,幼兒園要從源頭上淡化這類評選比賽,少辦這樣的活動,如必須開展類似活動,也要通過多元化的、全面的評選方式,盡可能地保證評選活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人脈 水平 還是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