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
近日有兩條大學生創業的新聞引人注目:其一,醫學院校畢業生創業開“黑救護車”,因涉嫌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被抓;其二,一名大學生畢業后開辦廣告傳媒公司,生意不溫不火,后來他租來“偽基站”設備,為企業群發短信牟利,結果因犯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被判刑。
兩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畢業生,因為創業不走正道,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抹不去的污點,令人痛心,教訓深刻,值得反思。
雖然一個開“黑救護車”、一個群發垃圾短信,但兩名大學畢業生身上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創業的熱情都非常高漲,都期待通過創業實現人生的成功;二是法治觀念淡薄,甚至基本上不懂法,以至于觸犯法律而不自知,認為自己的行為即使敗露也“最多只是罰款”。急切地想賺錢、利欲熏心,再加上不知法、不守法,就難免結出“惡果”,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高達749萬,比去年增加22萬,再創歷史新高。近此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自主創業就成了不少畢業生的主動選擇。這當然是好事,既能鍛煉自己,通過摸爬滾打積累經驗、開創一片新天地,又能舒緩社會就業壓力。如果創業成功,還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服務和就業機會,可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創業雖好,但需要謹慎。除了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社會經驗和心理承壓能力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一定要走正道,切不可心存僥幸、不擇手段,更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否則必然得不償失。大學生創業未成而身陷囹圄的例子,媒體上時有報道,應引起一些大學畢業生足夠的重視和警醒。
大學畢業生的心智畢竟尚不成熟,學校、家庭和有關部門應對其進行一些法律常識和創業注意事項的教育。政府在扶持“大眾創業”時,除了資金、場地、稅收等支持外,還應對大學生創業加強引導,以確保他們創業不“跑偏”、不“翻車”,沿著合法的軌道奔向成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歪道 大學生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