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種植風景樹的聯想(謝絕轉載)
湖南祁陽 王雙熹
暑假到農村親戚家做客,一幢高大的樓房,一個寬敞的庭院,很漂亮,很閃眼。像洋房,像別墅。美中不足的是沒有種樹,沒有栽花草,周圍光禿禿的,偏偏房子當西曬,從早曬到晚。熱浪滾滾、暑氣蒸騰。風一吹,灰塵飛揚。
我盛贊氣派之余,問他為何不種些樹,栽些花草。他說栽花草容易,種樹難,不知道種什么樹好。
我說,庭院適宜種植風景樹。風景樹既要美觀,還要實用。可以種幾棵桂花樹和樟樹,外面再種幾棵梧桐樹。
桂花樹長得慢,長得矮,不能擋曬擋風,長成后開花香,四季常青,是很好的景觀樹。
樟樹長得高,長得比較快,十幾年可成林,四季常青,長成后可以擋曬擋風,是很好的風景樹。
梧桐樹容易成活,長得高,長得快,三二年就可成林,可以立即擋曬擋灰,是一種觀賞樹,也是一種吉祥樹。俗話說,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但梧桐樹是落葉樹。
庭院后面還可種植一些果樹,春天有花香,秋天有果香。
這樣既考慮了當前,又考慮了長遠,還考慮了高矮,更形成了 “院在景中,房在林中,人在福中”的秀美景觀。
由庭院種植風景樹聯想到中小學教育,如何突破當前教育改革的瓶頸?當前,中小學課改舉步維艱。不少學校課改項目就遭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反對,受到社會的質疑和冷落,根本推行不下去。有些老師,懷著滿腔激情投身教育改革實踐,遭遇到種種質疑和阻攔,只得偃旗息鼓,知難而退。有些學校課改吹得天花亂墜,實際課堂一成不變。這就是教育改革之痛。
特級校長、特級教師劉京海在《實踐中的學校課改》講座中說,據了解,一度被熱議的“課改”,如今在全國均遇到了瓶頸,甚至被專家稱為“改不動的課改”。“不課改,減負就是一紙空文。”
社會認同的只有分數和排名。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考試排隊,考級拿證,在考試中一較高低,有誰和你比興趣、比愛好、比特長?有誰和你比技能、比創造、比個性?有誰和你比打球、比繪畫、比唱歌?有誰和你比身心的素質、比做人的品質、比發展的潛質?這就導致中小學當前普遍產生了一種怪現象:素質教育喊得響,應試教育抓得實。素質教育漂浮于專家理論和上級文件里,而深陷于實踐困境中,實施素質教育基本上只是一句空話。
要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頸,既要著力于學生現實需求,又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就像庭院種植風景樹一樣,既要考慮到當前問題,又要考慮到長遠美觀。
要著力于學生的現實需求。
當前,考高分,考名校,是所有家長和學生的現實需求和期望,不能滿足家長和學生這一需求和期望的任何教育改革,都不會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與支持,甚至會受到家長和學生的抱怨和阻礙。更多的家長不愿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試驗的“小白鼠”。任何教育改革不允許失敗,也失敗不起,任何教育改革不能引起家長不滿,引起社會的質疑,仿佛已經成了“常識”和“常理”,這就是當前教育改革之難。
因此,不管任何教育改革,首先得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得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得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得滿足社會、家長、學生對高分,對名校、重點校的追求。得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不影響學生的前途,不影響家庭的希望。得讓他們明顯看到教育改革帶來的成果是學生成績提高快,直接嘗到教育改革的甜頭,享受到教育改革的成果。這樣的教育改革才會減少阻力,贏得支持,才會有動力,有后勁。
這就是說,教育改革必須從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入手,盯住學生成績這個焦點,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必須難度小,操作性強,周期短,見效快,效果更明顯。必須步步為營,步步成效明顯,步步上臺階。才能消除學生和家長的顧慮,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當前需求。任何見效周期長,成效不明顯,不顧學生當前需求的教育改革,是沒有活力、沒有生機的。任何教育改革,必須考慮大部分人的實際需求力和實際承受力,不然就會使教育改革增加阻力,增大成本,甚至怨聲載道,半途而廢。
比如,為中小學生“減負”減了這么多年,甚至寫進了工作報告,卻越減越重。老師減負,家長投訴;學校減負,學生擇校。原因是減負,不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減負減不出高分,就上不了名校,就找不到好工作。于是“減負”從一種美好的愿望,變成一個空洞的口號。
因此,教育改革必須樹立強烈的質量意識。把教育質量作為衡量教育改革成效的一把重要標尺。抓住了教學質量,也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不能有效提高教育質量的改革是無效的改革,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改革。
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我想,教育改革的實質就是促進學生最大化、最優化發展。怎樣發展呢?應該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能動發展。怎樣最大化發展呢?應該是讓喬木成為最好的喬木,讓小草成為最好的小草。怎樣最優化發展呢?應該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發展。
教育改革必須要有好質量,好質量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最終應該體現在學生身心的素質、做人的品質、發展的潛質上。
好質量應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不僅要關注顯性的質量,即學生的高分和排名;更要關注隱性的質量,即學生發展的空間、學生發展的廣度、學生發展的后勁。
好質量應該注重學生持續發展。不是擠壓性的,一次性的,不是以扼殺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為代價的;不是破壞性的、掠奪性的,不是以犧牲學生人格素養和生命質量為代價的。
好質量應該注重學生能動發展。應該從學生實際和未來發展的需求出發,不斷激發學生的天賦、靈氣和靈性,不斷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不斷鼓勵學生做最好的自己,最大的發展自己。
好質量應該注重學生優化發展。應該是老師教得最優,學生學得最好。讓每個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幫學生找到自己的志趣,助學生起跑,給學生加油,讓學生跑得更快更輕松。讓每個學生身心處于最佳的狀態,進行最有勁、最有效的學習,獲得最滿意、最優質的發展。
教育不僅承載著每一名學生的希望,也承載著家長和社會的希望,更承載著民族未來的希望。因此,教育改革必須滿足社會、家長、學生最根本的需求,實現三優的局面:即學生成績最優,學生素質最優,社會與家長認同與支持率最優。
教育改革需要我們多出高招,多出實招,在“三優”上出成果,見分曉。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風景樹 庭院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