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北京市中小學正式開學。東城區各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激勵學生凝聚愛國情懷、樹立遠大志向。
相比往年,抗戰成為今年全國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與此同時,中小學老師職稱評定大變臉;全國將設立102個藝術試驗測評區,以及多地拒絕高中借讀,出臺禁止擇校時間表等一系列新政策實行……影響和改變著這批00后的孩子和他們的老師。
“抗戰”,成開學第一課主題
瞻仰支援武漢抗戰的蘇聯空軍烈士墓;參觀中山艦博物館;漫步四條以抗日名將命名的街道——郝夢齡路、劉家麒路、陳懷民路、姚子青路……近日,武漢市紅領巾小學的開學第一課正式開講。一幕幕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的畫卷和史詩展現在這些00后的孩子眼前,讓他們了解了許多抗日英雄的故事。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日前聯合下發通知,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廣泛進行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
在遼寧省,東北育才學校組織多名學生,分成三個學生社會實踐小組,分別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和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東北抗聯英雄李兆麟的女兒張卓亞女士還來到學校,向學生們講述了抗聯戰士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堅持抗戰長達14年的英勇事跡。
廣州市鐵一中學的150多名2015級師生在湖北宜昌的抗戰第一館——石牌抗戰紀念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開學軍訓,和抗戰老兵面對面,和抗戰史專家面對面。
“借助紀念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知曉自己肩上的責任,能更好地把握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授課教師東北育才學校高中部歷史老師谷海波說。
中小學老師職稱評定“大變臉”
“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落評更灰心”,針對1160萬中小學教師過去評職稱時的各種糟心事,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四大改革舉措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據記者了解,以往很多地方的中小學教師最高職稱是副高,職業發展空間窄。尤其是一些小學老師,整天圍著學生轉,工作勤奮努力,但職業生涯卻有天花板,評起職稱來級別始終低人一等。那些身處農村的老師們,和城市老師相比,榮譽少、論文少、信息閉塞,評職稱難度更大。
更“要命”的是,加上評聘權主要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門手里,一些教學一線普通教師要想評職稱,還得和身在管理崗位的學校各級領導PK。評上了也要有空缺,才能聘上,才能享受相應的待遇。
這次改革將修訂評價標準,注重師德、實績和實踐經歷,改變過分強調論文、學歷傾向,并對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傾斜。改革的下一步還要將分設的中學、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統一為初、中、高級。
一些教師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學老師有科研任務,中小學老師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將以論文數量評職稱的制度延伸到中小學沒有必要。與其費盡心思發論文,不如將精力轉移到教學上,努力提升教學水平,學生也能從中受益。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師生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