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如何完成銀行做不好的事
“大學生信用消費市場已日趨成熟,經過早期野蠻生長,已經到了幾家公司‘群雄割據’的階段。”毛瑩瑩說。
不過質疑聲依舊不絕:有觀點認為這是綁架父母的“高利貸”;也有對其利率、風控、盈利模式的疑問,質疑者認為大學生本身沒有收入,創業公司怎么能完成銀行都做不好的事。
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幾乎沒有除了家庭之外的其他收入,超八成大學生有資金短缺情況,大學生資金短缺主要集中在社交、購買電子產品等娛樂性消費。
毛瑩瑩指出,絕大多數大學生購買的是均價5000元的數碼產品,300~400元月還款額對于大學生來說普遍愿意承受。
肖文杰表示,“分期樂”成立兩年多經歷了完整的還款周期,目前掌握的數據顯示大學生信用水平反而優于社會人群,不到1%的總不良率甚至優于信用卡的5%。
風控體系的建設被創業公司視為核心工作。肖文杰介紹,“分期樂”的數據分析模型可以評估用戶風險系數,“一位同學多次挑選后選了一部小米,另一人直接拍下一部新款IPHONE,這兩人的風險系數肯定不同”。他還舉例,有一次數據庫中廣州地區MACBOOK筆記本電腦月均銷量為10臺,但有幾天的銷量暴增10倍,經驗證是犯罪團伙利用學生信息套取貨物。
他認為,穩健的地面團隊作用更大。“分期樂”的所有用戶都會有高校經理前去當面審核學生證、身份證等信息,采集到的信息會即刻傳輸到深圳或武漢的審核中心進行檢測;學生購買的貨物也在此過程中由校園經理送到學生手中,學生則當面開封檢驗。此舉既可以確定商品質量,也排除了各種潛在的欺詐風險。
毛瑩瑩表示,“愛學貸”有短信、電話、APP推送直至地堆人員當面溝通的立體催收系統。
分期消費引發的爭議還有過高費率和違約金帶給學生的經濟壓力。中央美術學院的肖陳新在一家分期網站上購買了一部原價6788元的IPHONE PLUS,他在今后兩年需要每月支付320元。他一方面為13%的高利率不爽,另一方面該公司不支持提前還款,一旦誤期就要繳納違約金也“影響了心情”。他有點后悔當初的決定,每月還款也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壓力。
毛瑩瑩認為,利率偏高有市場周期原因,“目前供小于需,行業發展的速度實際上跟不上大學生的需求,所以早期利率偏高”。
羅敏則表示,“若校園分期毛利能到百分之十幾,規模做到京東那么大,就可以把服務費降到非常低,讓用戶用基本等同于銀行存款利息的利率借錢”。
肖文杰認為,保持低服務費的同時應繼續通過各種補貼讓用戶獲益,“提前還款的用戶能免服務費,這就是為了教育用戶”。同時他也承認行業內目前有騙局,某些公司會利用滯納金以及各種隱藏的違約風險“挖坑”騙取學生錢財。
“造血”和“抽血”能否良性循環
為了使創業公司良性發展,目前創業公司普遍的做法是引入兼職招聘。毛瑩瑩表示,經過本公司渠道找到兼職的學生將會在信用資料中獲得加分。 “趣分期”獲得D輪融資后,也推出“趣店”業務支持大學生創業,還通過線下運營為學生提供實習、兼職機會。這種做法被看成為實現“造血”和“抽血”的良性循環。
在盈利方面除了依靠服務費和商品利潤外,創業公司更遠的目標在于把握學生未來的商業價值。肖文杰就表示,“全力做到讓學生進入社會后依舊是我們的用戶”。對于畢業的學生可能給予高額的商業授信,利潤空間也會充分展現。
“趣分期”計劃推出的大學生求職、租房業務也被認為是同一思路,大學生分期消費本身將只是生態的一個切入點。
這種可能性同樣被其他行業的跨界者所注意。國內最大的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在6月上線了大學生低利率貸款產品“智聯笑花”,至今為100多所高校的2800人授信了超過8000萬元的資金,人均信用額度達到3萬元。
該產品明確申請人為高年級學生,“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產品核心是瞄準學生找到工作但還沒有加入公司的6個月時間,主要解決學生租房、添置職業行頭、創業啟動金,甚至畢業旅行等消費問題,并以此為切入口為職場新晉人士提供長期服務。
毛瑩瑩覺得,信用消費可以刺激大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可塑性,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學生獲取發展所需要的物質條件。
肖文杰認為,校園分期消費對年輕人最大的意義在于“讓大學生在走上社會前就增加了信用意識”。他預計將來可能會把誠信數據共享,從而完善社會征信系統。
郭盛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智聯招聘積累的信用數據可以大大降低“智聯笑花”的風險,另一方面新產品又可以補充積累征信系統,從而在招聘貸款等多方面引入長效的信用管理體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分期付款 分期 原因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