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高鐵開進荊州火車站。資料圖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隨著我國高鐵網的鋪開,高鐵福利也被更多人認可。對于民眾,高鐵意味著便捷的交通;對于開發商,高鐵就等于更高的房價;對于地方政府,高鐵代表著政績……于是,越來越多的關于高鐵明爭暗斗的戲碼開始上演。地方越來越強烈的聲音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一部分高鐵線路的走向和站點的設置,但這多半是以犧牲經濟性和科學性為代價。
如何在保障民眾合理訴求的同時,確保高鐵規劃不被“社會活動家”攪局;如何在保障高鐵線路合規性原則下,讓更多人享受到高鐵福利,這是未來高鐵和城市建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同時,依托“高鐵新城”的房地產業已經疲軟,交通優勢吸引人流聚集,進而帶動地價上漲的簡單盈利模式已經難以持續,新的形勢下,如何發展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高鐵經濟”也是各地高鐵熱情之下必須面對的事實。
一線調查
拼殺高鐵設站
近期,同處湖北省江漢平原腹地的荊州、荊門兩市的關系有些緊張,因為同懷著希望高鐵落戶自家的愿望,這對兄弟城市間暗自爆發了民間“高鐵爭奪戰”。
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鐵(亦稱滬漢蓉二線)。
據了解,沿江高鐵初步設計最高時速350km/h,將把長江經濟帶上的成渝經濟圈、武漢城市圈以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連成一片,為減輕現有滬漢蓉高鐵的運行壓力和彌補速度不足而建設。目前,沿江高鐵正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從天門段開始,最終是從長江邊的荊州經過至宜昌,還是從長江支流漢江流域的荊門經過至宜昌,引發了兩地民眾的爭論。
民間的“保路運動”
今年3月28日、29日,荊州長江創業商會率先在市區多地組織了“關于350公里滬漢蓉高鐵落戶荊州倡議活動”,吸引了上萬人參與和簽名。商會發布給市民的倡議書中提出:“沒有高鐵,城鎮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鐵,城鎮就是項鏈上的珍珠。多少曾經繁榮昌盛的城市,因為交通的衰減而消失。又有多少城市因為交通的便利而走向新的輝煌!”并呼吁,“全市人民行動起來,讓高鐵經過我們的家園。各方攜手,不達目標,永不言棄!”這份倡議書發布后,不到兩天時間,在微信朋友圈的閱讀量就破萬。
長江創業商會會長陳萬海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該商會是由荊州本土民營企業家、創業者、在荊經商投資者以及在外發展荊州籍企業家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這次不少荊州商會的企業家自掏腰包發起了倡議活動,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夠聽到荊州人民的聲音。
比鄰的荊門市也不甘落后,4月12日上午,荊門昌元科技有限公司“幸福荊門人”移動生活平臺倡導發起的“幸福荊門人,讓高鐵進荊門”活動在荊門繁華地段東方百貨門口舉辦,近萬名市民參與。活動倡議書提出“荊門市成為了全湖北省唯一不通高鐵、動車的地級市,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制約!沒有高鐵成為每一個荊門人心中難以名狀的痛”。與此同時,荊門昌元科技有限公司還專門制作了題為《荊門夢,高鐵夢》的宣傳片,短短幾天,宣傳片點擊量已達到3萬多人次。
在拍攝宣傳片的過程中,倡議活動的發起人、荊門市昌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兵曾帶領其團隊到荊州火車站廣場拍攝荊門籍旅客到荊州乘坐高鐵的場景。“當時,現場有荊州人注意到我們,并喊道‘荊門跟我們爭高鐵的人來了’,想把我們趕走。”
與民間的熱鬧相比,政府層面對沿江高鐵的態度則相對低調。荊州市委宣傳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就是配合上級部門做一些準備工作,提供一些相關的調研數據,沿江高鐵到底怎么走我們服從省政府的安排。”荊門方面則更為謹慎,據荊門市發改委人士向記者透露,市里之前發了通告,不允許就此事展開討論或接受媒體采訪。據記者了解,事實上荊州、荊門兩地政府也都在積極爭取沿江高鐵在本地設站,但由于此前各地聲勢浩大的高鐵爭奪戰產生了許多負面效應,湖北省政府明確要求兩地把聲音“壓下去”。
對于荊州、荊門兩地的民間活動,湖北省發改委鐵路建設辦公室一位馬姓負責人表示,在沿江高鐵建設還沒有影子的情況下,荊州和荊門的做法是幼稚和不負責任的。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