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觀點是有失偏頗的。筆者并不反對在職稱評定中對于外語的要求按專業區別對待,但否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和主張把外語變選修課乃至主張外語水平與學位脫鉤是很荒謬的觀點,這種觀點對于提高大學和中學的教育水平,對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都是十分有害的。
在已經高度開放的當代中國,外語(尤其是英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外語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一個人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不一定項項都能在實際生活中派上用場,不僅外語是這樣,其他種類的文化課程也是這樣。
學外語影響母語的掌握,這是一個誤解。我們是生活在母語環境中,所以母語的學習不僅是在課堂上,也是隨時隨地進行的,不會存在學習外語的時間超過母語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可以發現,一個人的外語水平并不與母語水平成反比,許多外語優秀的學生母語同樣優秀,外語優秀但母語特別糟糕的學生難得一見。少數學生忽視對母語的學習和掌握,不能簡單的歸咎于在外語學習上下功夫太多的緣故。
至于說“文化殖民主義”,就更是牽強附會了。我們重視英語的學習主要目的是幫助我們學習世界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使用英語的美國(還包括英國、加拿大等)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之一,而且,英語是科學技術和國際貿易領域應用得最廣泛的語言之一,這就是我們在外語學習中普遍重視英語的原因。
筆者以為,英語招人怨的最重要原因恐怕還是因為難學。英語考試往往成為企圖投機取巧者難以逾越的障礙。也許,這才是英語考試招人煩的最重要原因。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英語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