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準資助”落實做細是現實的需要。目前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體系建設尚未完善,部分市縣還沒有資助機構,個別地區尚未將各學段學生資助工作歸口到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需加強研究,特別是在虛報冒領、套取國家助學金的事件曝光后,如何讓這一大筆讀書錢發揮雪中送炭作用,實現“精準資助”,成為新挑戰。
把“精準資助”落實做細需各方協力合作。一是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資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為各級各類學校確認學生身份、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技術支持,提高資助“精準度”。二要進一步完善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加大審計和監察力度,形成威懾態勢,還需探索建立第三方監管制度,加強對國家資助資金的監管。同時要確保每個資助項目都能切實落地,徹底杜絕資金的跑冒滴漏,真正讓國家資助政策落實到需要資助的學生身上,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發達國家多把學生資助當做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環節。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也在學習國際經驗、結合中國實際的過程中逐步推進。此外,國際經驗表明,學生資助離不開完善的法律體系支撐。把“精準資助”落實做細,加快學生資助立法,還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在法治引領下完善制度、精準資助、加大投入、強化監管,確保各級教育階段都能享受應有資助,確保每個資助項目都能切實落地,確保徹底杜絕資金的跑冒滴漏,從而有力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推進教育事業取得更大發展。
相關熱詞搜索:“精準資助”還需落實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