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仔細考量當下的“良機”和“盛世”,筆者仍有些“杞憂”。
恰如給一個孩童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和最優的發展條件,這個孩子未必能成長好、發展好一樣,職業教育沐浴著政府的雨露和陽光,發展得是否健康呢?筆者以為,這至少是一個值得思考、值得回答的問題。政府也好,職業院校自身也好,在大踏步前進的同時,都應該抽出一部分精力,對職業教育發展的健康度做一做“定期體檢”。各項指標正常,當然是我們所愿,假如有個別指標出現異常,也好早些治療矯正。
筆者不揣淺陋,談一點沒有理論高度的直覺和缺乏理性思辨的經驗,以期引起專家學者乃至教育行政部門對職業教育“定期體檢”的重視。
一、為什么說職業教育需要“定期體檢”?
筆者以為,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增加長度(現代職教立交橋乃至應用型本科、碩士)和拓展廣度(面向人人)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與此同時,職業教育在深度方面幾乎無人問津。打個比方來說,當下的職業教育恰如一個宏偉的建筑物,主體工程以及外部形象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引來一片叫好聲,但其內部設施及細節裝修卻顯得粗糲、粗糙,不好用、不實用、不耐用,有的地方甚至不中用。略舉幾例說明。
(一)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缺乏質量標準
除了幼兒園以外,各級各類教育都是有質量標準的。基礎教育自不必說,就是高等教育、職業資格培訓也是有標準的。唯獨職業教育(尤其是中職教育)沒有質量標準,沒有必要的門檻,無論學生成績如何,學習態度如何,都可以畢業。中職生本來就學習動力不足,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從動力不足轉為動力強勁嗎?
(二)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明顯不夠
由于中職生的學習動力不足,無事生非的現象比較普遍,因此,中職學校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嚴防死守、嚴加看管方面。只要學生不出事,學校就可以交差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于,學生不出事的背后,是學生前途的迷茫、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喪失殆盡。在這樣的情形下,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就成為一句空話,根本落實不了。
(三)專業建設重復雷同,學校辦學沒有特色
專業建設是職業學校的生命線。離開了專業建設,職業教育的許多問題就無從談起。然而,當下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專業建設處于失控狀態。許多專業如汽修、計算機應用技術、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都存在著盲目、重復建設等問題。僅以徐州地區為例,多數中職校都有數控、汽車營銷與管理等專業。專業建設的重復與雷同,導致了誰也做不大、誰也做不強、誰也做不好的不良后果。
以上指標說明,當前的職業教育處在不健康的發展狀態。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職業教育應該建立“定期體檢”制度。
二、職業教育的“定期體檢”應該如何實施
正如一個人保健一樣,諱疾忌醫,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覺,或者把自己的健康完全交給醫生和醫院,都是一種片面、極端的做法。一個人的保健應該是自我保健、家人提醒和醫院體檢的綜合實施。同理,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也應該如此。
(一)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是職業教育保證自身健康發展的最基本、最基礎的措施,如果做好了,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每年、每學期乃至每項工作的自我總結和反思等,都是“自我保健”的絕佳時機。有了這樣的意識,職業教育就能夠不斷糾偏,不斷剔除“不健康”的因素。
(二)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家人提醒”
“家人提醒”是指職業教育內部進行的一些檢查、視導、評估等。盡管這些措施會給職業學校帶來一些“麻煩”,增加許多工作量,但若能正確看待和對待,實際上是受益良多的。以江蘇為例,江蘇教育行政部門對職業學校所進行的各項檢查視導,其出發點、著眼點無一不是為了促進職業學校的健康發展。但有些職業學校把檢查視導這一工作的手段當成了工作目的,對成績、排名、評價等斤斤計較,其結果是,這些本來是促進職業學校發展的“家人提醒”變成了學校工作的包袱,實在是大可不必的。
(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定期體檢”
盡管“自我保健”和“家人提醒”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但為了防止職業教育“自我感覺良好”,同時也為了更加科學地診斷職業教育發展的健康度,仍需要對職業教育進行“定期體檢”。職業教育的“定期體檢”只能由第三方來實施。其中,主動征求用人單位、社會各方的評價以及自覺接受專業評估的機構,都是職業教育“定期體檢”的有效良方。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