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有利于改變中職教育弱、小、散現狀,推動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向優質學校集中,也利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發揮規模效益,提高辦學質量。
但是在整合中職教育資源時,一定要處理好規模與效益的關系,防止走入片面追求規模的誤區。為了達到規模指標,一些學校有可能不顧專業教學條件,拼命招生。學生招進來了,規模上來了,一些專業根本不具備條件或因為擴招而達不到教學標準,要師資沒師資,要設備沒設備,這樣的規模有害無益,沒辦法保證教學質量。
職業教育采取的是專業教育思路,專業是職業學校的基本單位。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不盡相同,除文化基礎課外,專業課程不同,對師資和教學條件的要求也就不一樣。因此,職業教育的規模與專業規模緊密相連,職業學校的整體規模要與專業教學規模相契合。嚴格來說,職業教育不能像普通高中一樣籠統地描述學校整體辦學規模,而應該強調專業規模。因為整體辦學規模達標了,每個專業的辦學規模未必能達標。一旦中等職業學校先確定總體辦學規模再來找專業填充數字,就會出現學校專業招生滿員后為完成總體規模任務不顧師資、設備等條件盲目擴招,甚至片面追求專業設置數量等現象。
一所學校并不是專業越多越好。假如一所3000人規模的學校辦上100個專業,何談規模效益?專業越多越沒有特色,越沒有效益。因此,在整合資源、調整學校布局時,要把專業結構與布局調整作為重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根據學校現在的基礎和優勢以及區域產業結構,科學規劃不同學校的專業結構、專業數量,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形成合理的專業規模,并通過提高專業教學質量來提高職業教育整體質量。
就一個專業來說,也并不是規模越大越好。小班化教學是職業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國際上,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無不實行小班化教學。專業規模越大,小班化后的班級越多,需要的教師數量、實訓設備、工位數等教學資源就越多。目前,“大班額”是制約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必須在落實小班化教學與擴大專業規模之間作取舍。
發展職業教育,管理職業教育,一定要有專業思維,站在專業角度思考問題。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個專業就相當于一所小學校,一個專業負責人就相當于一個分校校長。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學校的改革與發展不能忽視專業特點,更不能簡單地用數字描述學校辦學規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