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一浮夸的商品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其起到了安慰劑的作用。“安慰劑效應”對有心理因素參與控制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如血壓、心率、胃分泌、嘔吐、性功能等的影響較大。這也是一些正在面臨考試壓力的學生感到“果然我更機智了”、“我覺得我的智商得到了升華”的原因。在眾多網友、朋友圈伙伴的暗示下,娛樂帶來的精神放松,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安慰效果。
而從法律監管的角度來說,“智商充值”的火爆恐怕讓人有些無所適從。尤其是淘寶方面,由于“智商充值”商品的營銷價值大于實際使用價值,且商品并無實物,存在商業欺詐的可能,監管壓力可想而知。為了避免這種有名無實的“廣告商品”帶來的巨大詐騙可能性,保持警惕心理是完全正常的反應,也是電商應有的態度。
但總的說來,我們無需對其如臨大敵,或是粗暴地直接關停。只要及時介入,有效引導和監管,其中的風險是可以避免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于“智商充值”這樣的網絡狂歡,應該抱有開放的態度。在年終歲尾,有些人工作繁重,有些人面臨著各種考試,朋友圈熱傳的“春節防身術:前輩,你再逼我就不客氣了!”就反映出網友對過年回家面臨逼婚等現實問題的焦灼。
春節原本是輕松快樂的,但由于生活的壓力、親情的負擔,現在的春節缺少了放松、狂歡的因子。因此,借助“智商充值”來狂歡、放松一把,實際上是很辛酸的事情。期待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