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每當班主任發言引起臺下教師明顯反應的時候,主席臺上的一排領導都會不約而同地扭過脖子看向背后的大屏幕。他們是想看看是什么引起了教師們的反應,可即使扭過頭也很難看清背后的大屏幕。因為在學校不太大的會議室里,大屏幕就靠近主席臺,領導坐著向后看顯然很費力。
我便想,領導要是換一換位置,下來與教師坐在一起,看起大屏幕來不是更方便嗎?但是所有校長和主任沒有一個人坐到觀眾席上與教師一道傾聽班主任的交流分享。他們寧愿忍受扭轉脖子之苦,也沒想到換一換自己的位置。
實際上,像這樣的會議,演講發言的班主任才是會議的主角,校長、主任也應該認真傾聽,而不是坐在臺上“壓陣”。領導坐到教師中間一起傾聽,更能感受到班主任平時的工作細節,這樣既便于指導班主任的工作,也能拉近與班主任的情感距離。
如果領導平時要求教師多跟學生接觸,但自己不親近學生,甚至很少接觸教師,那樣的管理就沒有接地氣,自然不利于與教師進行工作交流與感情交流。在稍大一點的學校,中層以上的領導都不與教師在一處辦公,與教師交流工作的機會也不多。如果領導平時能多找機會跟教師接觸,那不僅利于了解教師的工作、傾聽教師的聲音,對加強與教師的情感交流也大有好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