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問有些老師為什么這樣復習,他們說,不這樣趕著做,那些卷子做不完。我接著問,復習的目的是為了把卷子做完,還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他們無語,因為這個問題無需回答。我又接著問,把卷子做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嗎?他們笑笑說,也不一定,不會的那些學生還是不會。
他們說的是實話。復習階段,老師的大部分精力都得用在學困生身上。他們平時學習有很多地方欠了賬,復習時需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如果沒進行系統地復習就急急忙忙地去做綜合卷子,即使把卷子做完,他們也不一定會。
如此海量地做卷子不僅沒什么意義,而且對于學困生來說,還有很大的副作用。學困生的考試成績總不見提高,考一次不及格,考兩次仍不及格……次數多了,難免會產生挫敗感和厭學情緒,這對他們的學習是一種打擊。
有道是:“小豬不長秤,何必天天稱?”如果不喂小豬精細的飼料,你天天稱,也不見它長秤;如果你天天喂它精細的飼料,你不用稱,它也會“蹭蹭”地長。引導學生學習也是如此。我們要堅持科學的復習方法,手中的卷子再多,也不能慌了手腳,依然要先制定好復習計劃,抓住重點,分門別類,循序漸進地復習。系統復習完畢,再適當地做綜合卷,并不是有多少卷子就要做多少。有的教師擠著時間把卷子做完,可能還存在這樣一種想法,不做完卷子,就可能漏了考卷上恰好有的題。哪道題做過,哪道題就會;哪道題沒做過,哪道題就不會,真正的學習是這樣的嗎?真正的學習是指掌握學習方法,追求的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要某一類型的題或某一知識點掌握了,考卷上出現這類題時就不會束手無策。
對于一線老師來說,訂幾套卷子,從哪訂卷子,可能沒有多少話語權,但是怎么用這些卷子,還是能做主的。我們要主動去支配卷子,讓它為教學服務,而不是被動地讓卷子牽著走。
如果卷子題型靈活,符合課標精神,跟教材配套,覆蓋的知識點比較全面,既有基本知識的考查,又有基本能力的訓練,深淺度合適、量大小適中,就可以拿來用。很可惜,很多卷子都達不到這個標準。那就要根據學情,突出復習的針對性,摒棄機械、重復的訓練,對卷子有所取舍。如果認為卷子質量太差,完全可以棄之不用,自己出幾套來測試,效果可能會更好。(作者李福忠,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文章第58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職業技校 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鐵道 甘肅高鐵 甘肅鐵道高鐵交通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