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不再是衡量中職教育唯一指標 |
|
|
中職教育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依然面臨生存危機。 之前中職生畢業只能選擇就業,如今,中職生畢業后可以有多種選擇,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的渠道也完全暢通。對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中職學校來講,能否同時滿足中職生升學和就業雙重需求,的確面臨新的挑戰。 中職教育從以就業為本位更多轉向升學為本位,較之以前看重就業率,中職生更在乎中職學校的升學率。 在臨近退休的年紀,甘肅省定西理工中專學校校長張銀翔卻再一次忙了起來。 從中學教師干起,后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快要退休時,又回到教育一線,被任命為中專學校校長。一生未曾離開教育,30多年后,重回一線,張銀翔說,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個完整的圓。 在很多人看來,張銀翔最后的落腳也不錯,因為在定西市安定區,學校的校長行政級別是副縣級,“在一個縣區,縣級領導往往掐著指頭就能數出來”。 對這些,張銀翔并不看重,他更關注的是中職教育的出路和前景。“中職教育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依然面臨生存危機”。 盡管所在的學校已被評為國家重點中職學校,但在領導班子會議上,張銀翔還是經常強調,全校上下要有憂患意識,清醒認識當前的形勢。 “孩子上大學仍是一個家庭的榮耀” 中職生就讀大學渠道暢通 定西地處隴中黃土高原,經濟以旱作農業為主,是著名的馬鈴薯和中藥材之鄉,工業基礎薄弱,長期以來是國家重點扶貧地區。近些年,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快,定西人口大量外出,是甘肅省勞務輸出的主要地區。 前些年,在北上廣等發達地區,赤手空拳走出大山的定西人從事著家政服務、建筑工人等粗體力勞動。在外務工的定西人逐漸意識到,出門在外,若能掌握一門手藝,掙錢就會輕松很多,也比較體面。 由于各方因素所限,上輩人生活方式依然很難改變,人們把自身的遺憾更多地寄希望于下一代去實現,這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體現了出來。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門技術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定西民間,即使上不了大學,飽嘗體力務工之苦的農民也愿意讓孩子學一門技術,而不是赤手空拳去賣體力。 3年前,定西市安定區辛集鄉的小伙子王雄中考失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雄本想跟父母一起去大城市掙錢,可他最后還是沒去成。在家人的一再勸導下,王雄來到定西市理工中專學校,學習汽車應用與維修。 和王雄有相同經歷的,還有來自定西市隴西縣山村里的吳偉。今年夏天,吳偉中考失利,繼續上學還是走向社會,在吳偉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家人堅決要求他待在家里,“先學一門手藝,再去掙錢也不遲”。 對于中專畢業后的打算,王雄和吳偉不約而同都選擇了繼續深造,爭取讀高職大?;虮究?。較之以往,近年來畢業后繼續上學正成為一種潮流,選擇就業的學生在銳減。 “有近70%的學生去深造了,在以前,這些學生可能都會選擇進入社會。”在定西理工中專教務主任李斌看來,學生有這種選擇,并不出人意料。“在農村,孩子上大學仍是一個家庭的榮耀。”李斌說,隨著國家對中職生繼續教育渠道的不斷擴展,中職生上大學正在成為可能。 據李斌介紹,目前中職生就讀大學的渠道已經暢通。中職生參加全省統一的面向高職的升學考試,只需過線都可入學;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合作辦學也是一種成熟的模式,由高職院校給名額,中職學校選拔合格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繼續接受更高的學歷教育,這些都是已經成熟的上升渠道。此外,中職生也可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他說,這兩年,在定西理工中專學校,“每年都有一大批畢業生能考入高一級學校”。 而在20歲的王雄看來,繼續就讀高職,不僅僅是要圓大學夢,更重要的是要學到一門精深的專業技術。他說,較之中專學校,高職院校有著更優越的師資力量和實訓平臺,“中職僅僅是入門,更專業的技能還要到高職院校去學習,這樣,走入社會才能有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 |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指標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 2016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