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部分地區鐵路建設工作會議在重慶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和關鍵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從總理的批示中,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持續加強西部鐵路建設的高度重視,看到了總理對中西部鐵路建設的關心與支持。清晰記得,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鐵路建設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隨著近幾年國家對西部鐵路建設的巨額投資,中西部鐵路建設進入快車道,西部經濟將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交通是關鍵,鐵路是重點。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厚、地廣人稀,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人口分布不均,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的發展,交通是瓶頸,也是關鍵所在,只有交通發達了,才能推進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近幾十年來,我國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鐵路總里程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也要看到我國鐵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也比較明顯,其中最突出一點就是,中西部鐵路建設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落后多年。
交通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完善發達的鐵路網,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可靠的動力,便捷的交通會給地區經濟的發展起到引擎和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加快西部鐵路建設,不僅可以擴大有效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起到穩增長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帶動當地資源能源產業的發展,加速東部與中西部資源及產業的交流互動,進一步完善鐵路網絡,改善欠發達地區發展環境,幫助西部人實現中國夢。
密集的鐵路建設將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春天。隨著中西部鐵路建設速度的加快,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完成,將會有更多的資源被開發,不管是社會資源、礦產資源,還是旅游資源、文化資源等等,都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中西部的發展安裝上了鐵路這樣一個“引擎”,不僅改變了客運、貨物的運輸方式而且,在旅游、人文交流、貨物運輸等方面將帶來巨大改變,拉近邊疆與內地的距離。當更多的人前往西部旅游,西部的經濟和文化將會得到更好的傳播和傳承,當更多的貨物被運輸出來,地方的經濟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有了鐵路,人民的生活會更方便,有了鐵路,西部的城市將會日新月異。伴隨著鐵路建設進入快車道,在不久的將來,西部土地再一次迎來生機勃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文/周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