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紅山小學(北京東路小學紅山分校)憑借玄武區優質教育資源整合工程,全面、迅速提升辦學品質。在學校育人理念、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核心改革、特色課程建設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
新的學年,學校站在“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的高度,傳承學校十余年和美教育的精髓,明確提出“兒童站在正中央”的育人理念,培養健康、陽光、智慧的兒童。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學校青年教師朝氣蓬勃,個人研修、集體研訓、名師傳帶,個性教師特色班級層出不窮。其中,“作家班”、“童話班”、“書香班”……眾多特色班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佼佼者。“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為了深層推進教學改革,持續謀求教育質量的跨越式發展,紅山小學各學科的教學改革如百花盛開。
今年,在玄武區“新三學”課堂的引領下,學校開展《基于“提升學力”的“兩更”課堂教學研究》,讓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紅山小學的老師們認為,教育是引領學生修行的活動,在尊重生命存在與差異的前提下,讓學生充分享受成長的幸福和尊嚴,將其帶到人類豐富的精神世界中去,引領他們做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成為人格健全的、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好學生。
近日,記者走進紅山小學,走進學校的特色課堂,講述其中的故事和成果。
閱讀寫作
學有得學有法學中樂
做研究型老師是學校語文教學組的共同認識。讓孩子學有得、學有法、學中樂。學校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寫作技巧、寫作行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常伴一本書,會寫一紙文——紅山小學的孩子們一天天自由成長!
蘇暢老師特色作業班有一項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作業——詞語串串燒。學生每學完一篇新的課文,老師就在黑板上寫下5個最近學到的新詞,然后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把這5個詞連成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長短不限,但要求故事新穎有趣,5個詞語遣詞造句要恰當。這項作業的難度其實不低,但因為能夠挑戰孩子們的想象力,發揮的空間非常大,孩子們總是滿懷期待地等著這項作業,然后搜腸刮肚,想著能編出什么樣的奇趣故事來。時間一長,有能力的孩子開始發揮想象,把自己的小故事串成一個系列,比如《老鼠萊特歷險記》、《魔幻王國游記》等等。后來,蘊含著孩子們天才般創造力的班刊《森林童話》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樣的作業,既能讓兒童發揮天性,讓他們展開了想象的空間,又能鍛煉他們的語文基本功及遣詞造句的能力。每次的作業反饋中,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等老師來讀一讀自己詞語串串燒“燒制”出的美味小故事。
在過去的6年中,曹雨老師的作家班一共出了67期班報:低年級13期《太陽花小報》和中高年級54期《人人周報》,總字數達85萬字。約有50名同學在國家級和省、市級的比賽中獲一二等獎,曹雨老師也多次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她指導的30余篇文章發表在各級各類刊物中,如《作文指導報》、《作文周報》、《小學生作文輔導周刊》、《南京晨報》、《金陵晚報》等。
在曹雨老師的作家班中,孩子們不僅有寫作方面的提高,還有親身參與班報制作的體驗。“小主編”、“小寫手”們在日記中起飛、在寫作中成長,通過寫貌、寫物、寫生活、寫自然,個個都成了寫作上面的小能人,整體作文水平穩步提升。
陶金花老師的書香班主要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每學年每個同學大約讀20本課外書。閱讀的形式如:一本每日必讀20頁,另一本每周讀100頁,兩本融合在一起讀。每日必讀作為家庭作業,第二天中午進行小交流,每周自由讀100頁的,則定為每周四中午自習加一節課開展閱讀班會交流,然后每看完一整本就進行不同形式的讀后感撰寫,如續寫、改寫,還鼓勵孩子給書中人物寫信,舉行書中人物辯論會、短劇表演等。到現在為止,三-六年級孩子每人讀了大約80本書,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知識面,提升了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讀書看報重在閱讀,學習語文也離不開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將伴隨著人的一生。但是,怎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獨立的閱讀個性呢?夏至老師認為,小學生同樣是一個個具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們的不同經歷、不同家庭氛圍,會產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基于此,夏至老師的閱讀批注班是一個創新,學生們掌握了眉批、旁批、尾批等批注形式,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楚,搞透徹,然后記在該書的頁眉頁腳上;邊看邊思考,會用精煉的語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記在書的天頭或地腳上,這樣更便于把握文章的脈絡,復習瀏覽時可一目了然;對于讀書過程中產生各種感想、見解、疑問,隨手寫在書的空白處,記下寶貴的思想火花……學生在這些批注的過程中,發展了閱讀興趣,提升了閱讀能力,形成了獨立的閱讀個性。
英語兒歌
培養語感,了解多元文化
紅山小學英語組教師張田硙、馬小琳、劉竹醒、劉霙、孫文靜在教學中,常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孩子,他們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甚至有厭學怕學的現象,這是因為非母語學習的環境造成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呢?英語組幾位老師另辟蹊徑,把英語兒歌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有了意外的良好效果。當然,教學中選擇什么樣的歌曲非常重要,經過他們的研究和實踐,認為應該主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動人的旋律和優美的歌詞;二是適合的內容和適當的難度。具體來說,在中年級段,主要考慮以書本知識為主,選擇和本單元詞、句相關的內容。而到了高年級段,除了選擇此類歌曲,更多地會考慮加入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迪士尼歌曲或流行歌曲。此外,對于各種和節日相關的歌曲,也會適當選擇。學生在課堂上唱歌與學習相互融合,不僅趣味盎然,而且培養語感,了解多元文化。
經過幾年努力,英語組的這個教學方法不僅在學校取得了成功,同時成功申報了市級立項課題,獲得南京市教師網絡團隊教研競賽一等獎、南京市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
專業成長
結對名師,與專家同行
紅山小學一直致力于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結對名師,與專家同行”是學校推優的方法之一。數學組張敏老師是一名優秀的青年教師,也是學校推優的代表,學校先后引薦她簽約玄武區名師結對項目,參加南京市金春平老師的“小樹成長班”。
正因為有了名師的指導,有了專家的悉心指點,張敏老師的成長之路越走越寬闊。她的教學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所教班級的整體素質水準很高,張敏老師本人也先后榮獲玄武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區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區“課程與成長”征文一等獎以及全國白板賽課二等獎,多次開設市、區級公開課,所撰寫的論文、案例多次獲獎并發表。
物候童趣
觀測、學習、研究相結合
紅山小學結合校園特色文化,專門開辟了“物候童趣種植園”,學校科技老師嚴漩、物候指導教師張田硙帶領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體驗快樂。同時,為了便于學生觀察認識植物,在百蝶園發展中心專家組的指導下,老師帶著學生制作二維碼,并給學校的一些植物掛上了這個獨特的“身份證”。教學中,學生一邊堅持物候觀察,一邊定期寫觀鳥記錄,把觀測、學習、研究、表達結合起來,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全面素養,提高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興趣,使學生能以積極愉悅的心情參加學習,實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