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每天上好一堂語文課。教師最本質的工作是教書與育人。教書也就是上課,而備課是其前提和基礎。作為教師,要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任務,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是教師備課的總要求。
第二,每天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我們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去了解學生,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師生從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關系,轉變為現代新型的民主平等關系,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應當成為學生的朋友。教師只有了解學生,明晰教育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導和教育學生。
第三,每天堅持讀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李老師以他20多年的教育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反思型教師至少應具備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考。古語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在教育教學中,只要我們“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想在教育領域走得更遠更穩,要向鎮西先生看齊,不要好高騖遠,從眼下小事做起,從每一天的日常做起,做一個勤奮的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