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做高鐵列車員已有6年,跑大連北到哈爾濱西的線路。由于發車時間早,張洋清晨四五點鐘就要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鐵路內部職工稱列車員的工作為“跑車”,一年當中每位列車員最少要在列車上工作半年。“我在車上要不停地遛車廂,驗票、檢查行李等,也就是工作時間不讓帶手機,不然我肯定是微信運動第一名。”張洋驕傲地說。
固定的工作模式,狹小的工作空間,不定時的飲食,列車員在車上年復一年地工作,往返于同一條線路,每年春運是他們最辛苦的時候,節假日他們最忙。輪乘的工作性質讓列車員沒有固定休息時間,所以過年時如果排到自己也要正常工作。張洋說,工作6年只在家過了兩次年。春運客流量大,旅客攜帶的行李也多。尤其是海鮮箱,包裝不好的經常漏水,給行李擺放和車廂衛生環境帶來麻煩;遇到大站,中轉換乘客流較大,有時一列車一站地上下的旅客達400人左右,組織旅客快速安全上下車是關鍵,同時車廂衛生和行李擺放的任務也更艱巨。張洋還告訴軌道交通運輸學校的小編一個業內的“小秘密”,高鐵車速快,發車頻繁,為保證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客運系統設置了熱備乘務組和熱備車輛,防止遇到突發事件,原有的車次無法準時發車提供后勤保障。熱備的乘務組都是利用休息時間在動車所熱備。
工作十分辛苦,但張洋沒有絲毫的厭倦,他認為,高鐵是城市的亮麗風景,更是文明符號。作為高鐵列車的乘務員,也是這道風景的重要描繪者,很有職業榮譽感和幸福感。張洋告訴軌道交通運輸學校的小編,行車安全是每位乘務員幸福的源泉,當列車安全到站、旅客安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內心非常自豪。高鐵也是一個大熔爐,跟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跑車”時經常會撿到旅客遺失的物品,手機、筆記本電腦、車鑰匙、證件等都有過,當失主帶著激動的心情前來認領時,一句感謝讓張洋非常溫暖。張洋說:“不少旅客總坐同一趟列車,跟我們列車員都熟了,都把我們當朋友,真的很感動。列車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幸福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后的得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