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她已經學了音樂、游泳、體操、漢語(還有一些愚蠢的課程都已經忘記了)。上周她剛考完中學一年級的期末考試??梢源虮F闭f,學前教育中所學的那些東西,完全是可以等等的——至少可以等到她會說話。
看起來,甚至在中國,也不只是沃爾德邁爾想對學業培訓進行反思。最近中國電視上最火的一部電視劇叫做《虎媽貓爸》,講述的就是那個折磨人的永恒話題:到底是強硬還是溫和能讓孩子考出高分?電視劇中,孩子因為課業壓力太大而精神崩潰。在孩子剛剛不用換尿布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惡補準備大學入學考試,這似乎不是一個好主意。
《中國日報》援引凱斯國際教育咨詢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的話說:“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父母和前一輩人不一樣,他們更注重孩子在幼兒園快樂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學業能力的發展。”
他們當然會這樣說,不是嗎?因為凱斯是一家美國早教公司,其座右銘是“先擁抱孩子,再教授知識”。這種東西虎媽們可不買賬——所以貓爸們的數量一定要比以前多。否則,向誰兜售兒童手語和“與朋友們趴著玩”?
政府似乎也更向著貓爸:據官方媒體報道,上海今年出臺的教育法規,讓到競爭激烈的私立幼兒園和小學參加面試的兒童減少了一半?!渡虾H請蟆氛f,其目的是“緩解家長想讓子女上最好學校的盲目性”。聽起來貓爸越來越占上風。
楊輝宇(音)是一位年輕的父親,孩子下半年上小學。他認為填鴨式的學前教育是浪費錢。和現在的許多中國父母一樣,他打算課后自己輔導——并且是以一種有趣的方式。他說:“我可以在他洗澡的時候教他物理,給他講阿基米德的故事。”他會不會在兒子上完一天的學后再送他去補習班?楊先生說:“絕對不會,除非他想上。”這話可別讓虎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