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優秀教師不愿意留守鄉村,城鎮優秀教師不愿意到鄉村交流,師范院校優秀學生不愿意到鄉村任教
如果僅保留鄉村學校卻無法配備優秀教師,留守的貧困家庭子女無法接受有質量的教育
市場經濟條件下,僅以公民精神去鼓勵教師為鄉村孩子服務,只能激發少數先進分子的責任意識
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重點在鄉村,關鍵在教師。現在來看,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依然令人堪憂,鄉村教師年齡老化、知識退化、方法舊化等現象非常普遍,優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進不去、不合格教師退不出等問題非常突出。要建設一支真正“進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迫切需要給予鄉村教師特殊的支持。
近期公布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將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視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基點,給予鄉村教師特別的支持與關照。
城鄉教育差距的根本是教師的差距
之所以要給鄉村教師以特殊支持,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教師是第一教育資源,城鄉教育差距從根本上說是教師的差距。
教師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是一切重大教育變革的核心力量。在硬件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硬件配置的不足,教師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資源都不能替代的。
我們的調查發現:
從年齡結構上看,鄉村小學50歲以上教師占比22.75%,而城市只有4.65%,“老齡化”問題十分突出;鄉村31~50歲的中年教師僅占42.97%,遠低于城市學校72.67%的比例,處于十分嚴重的“中年塌陷”狀態;
從專業知識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知識測試中,省城教師得分為78.95分,縣城教師得分為60.84分,鄉村教師只有38.40分;
從教師的專業出身來看,鄉村學校非師范專業出身的教師占比23.21%,城市學校非師范專業出身的教師僅為9.03%;
從代課教師所占比例來看,鄉村學校代課教師比例為10.54%,而城市學校代課教師僅為4.08%。
如果沒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受過專業培訓、認真負責且得到充分支持的鄉村教師隊伍,那么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將無從談起。
鄉村教師崗位變得越來越不具競爭性
第二,鄉村教師崗位缺乏吸引力,處于次要勞動力市場地位。
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的教師配置實行的是計劃體制,當時的中師生遵循“哪來哪去”的原則,一般回到家鄉所在縣進行再次分配。到1990年代中期之后,國家實行了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政策,教師資源的配置機制發生了由計劃向市場的轉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鄉村教師崗位變得越來越不具有競爭性,越來越缺乏吸引力,具有工資待遇低、工作條件較差、升遷機會少等次要勞動力市場特征。
從工資上看,省會城市小學和初中教師的月平均工資分別為2799元和3331元,而鄉村教師平均只有2343元和2305元;
從工作量上看,城市教師平均每周上課13.6節,而鄉村教師平均每周課時為18.5節;
從職稱晉升上看,城市小學和初中教師評上小學和中學高級職稱的平均年齡為40歲和45歲,而鄉村小學和初中教師卻要等到46歲和51歲才能評上高級職稱。
我們的調查已經證實,鄉村優秀教師不愿意留守鄉村,城鎮優秀教師不愿意到鄉村交流,師范院校優秀學生不愿意到鄉村任教。這種狀況既傷害了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感,也損害了鄉村學生的教育利益。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差距 城鄉 根本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