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人民大學[微博]舉行了自主招生和圓夢計劃的面試測試。記者了解到,參加自主招生和圓夢計劃面試的考生有800多人,面試中考[微博]生不能透露個人信息。面試題目五花八門,有家長[微博]質疑“考實驗”“逛博物館”面試環節對農村考生不公,招辦人員現場作了解釋。(6月15日《北京青年報》)
自主招生向農村考生傾斜無疑是好政策,也是形勢所然。但問題卻來了,城市考生和農村考生學習和生活經歷差異化很大,但到招生考試時,卻面臨著相同的考題。在面臨“考實驗”“逛博物館”等時,無疑農村考生不占優勢,單純的成績比較也很難說明問題。但問題是,對于這類問題的處理,豈能是打分時考慮相關的因素,以及通過分數獎勵就能解決的?正如專家所言,考題對農村和城市相互均衡的局面就是,問題很難深入,既難以考出農村考生的能力也難以考出城市考生的水平。
其實,對于這一局面更合理的解決之法,應該是完善自主招生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讓城市和農村的考生考不同的卷子,面試不同的內容。其實,這一做法在國外十分普遍,以美國高校招生為例,其涉及的評價指標竟然有十幾項,其中就包括地區教育之間的差異,家庭生活環境的考量,等等。這樣情況下,自主招生考試的試題也就越發合理,對學生能力的考查也就愈加準確。于是乎,在這一情況下,大學再在政策上傾斜農村考生,那么,農村考生的錄取率也就提高了,對農村考生“教育平權”的效果才更加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以為對農村考生不公的題目就只有“逛博物館”,例如北大考“霧霾”,人大談“星座”,雖然說這些題目關注社會命題,緊跟互聯網時代,但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考生,連電視和互聯網都難以觸及的他們來說,這亦構成了一種現實壁壘。你能指望幾乎很少了解外面世界的孩子們,面對“霧霾”“星座”可以洋洋灑灑,對答如流?而事實上,這些題目對于很多城市孩子來說,幾乎沒有難度,顯然從這個角度來說,自主招生考試該不該考“逛博物館”類題目不是關鍵,關鍵是應考者能否站在同一起跑線。以此而言,教育者看到農村考生與城市考生的差別,有針對地制訂更合理的方案選拔人才,方能遏制因為考題而帶來的不公,給應考者一個相對公平的教育環境。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博物館 大學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